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出 处:《广西教育》2025年第4期23-27,共5页
基 金:2022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新时代广西乡村小学教师心理资本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2022KY0936)的阶段研究成果。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而要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必须培育和发展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运用孟万金教授编制的《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调查问卷》对广西部分农村小学的422名高年级学生进行积极心理品质调查,结果发现: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略高于常模水平,但在智慧与知识维度、人性(情)维度以及节制维度等方面还存在提升空间;女生积极心理品质及各维度得分略高于男生,但没有显著差异,只有超越维度“心灵触动”品质因子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非独生子女积极心理品质总分及各维度的得分显著低于独生子女,但在“宽容”品质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独生子女;五年级学生在智慧和知识维度及其“创造力”品质因子、勇敢维度及其“真诚”品质因子、节制维度的“谦虚”品质因子、超越维度的“心灵触动”品质因子以及积极心理品质总分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六年级学生;留守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发展水平特别是“真诚”“友善”“持重”“信念与希望”“领导力”“合作力”品质因子均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为此提出如下建议:农村小学要重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全面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农村小学和家庭要特别重视男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农村小学和家庭要全面关注不同群体学生特别是非独生子女和留守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农村小学和家庭要依据学生的年龄差异,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关 键 词:积极心理品质 农村小学 高年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调查问卷》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