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小莉
出 处:《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24年第12期30-31,共2页Journal of Yunnan Education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量感主要是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是通过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对物体的大小、多少、轻重、厚薄等的感性认识。量感的形成可以通过直观感知、测度体验、测算提升等几个层次的活动来实现。那么,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量感”?笔者以“认识周长”教学为例,谈谈培养学生“量感”的一些方法。一、在画中感知“量”感量操作是学生“量感”建立的基石。“对‘单位量’的感受与体验”及“对‘累计量’的感受与体验”是感量的两种形式。“单位量”重在引导学生建立“标准”,“累计量”旨在让学生对于“大小”“多少”“快慢”等从模糊的定性到精准的定量的提升。“认识周长”这节课承载着培养学生量感及对“累计量”精准定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