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译与诗歌的诗性保留 ——以《在地铁站》和《野金银花》若干中译本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兰辉[1] 

机构地区:[1]广东白云学院外国语学院,广东广州510450

出  处:《大众文艺(学术版)》2025年第7期13-15,共3页

基  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24年度外语专项“西方人游记与美国华裔小说中的广东地域文化书写比较研究”(项目编号:GD24WZXC01-01);广东白云学院2023年度校级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英语教学活动设计”(项目编号:BYKC202338)。

摘  要:诗歌是凝练的语言,比起一般的文体,更讲究文字的灵动与意境的优美,因此在翻译过程中,比较可行的办法是采取衍译,即除了要体现讯息功能外,还要体现原作的诗性功能,以期引起读者的移情参与,充分感受诗歌的审美价值。文章以《在地铁站》和《野金银花》若干中译本为例,说明在诗歌翻译中,必须最大程度地追求诗意的动态对等,以期获得更好的翻译效果。

关 键 词:衍译 诗歌翻译 动态对等 诗性 

分 类 号:H315.9[语言文字—英语] I046[文学—文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