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地球

作品数:1465793被引量:1571123H指数:27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振春张强王登红胡瑞忠唐菊兴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成都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主题:地震地质特征地理信息系统GISGPS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CSEP 2.0阶段工作研究进展及中国测试区设计与模型试验
《地震研究》2025年第2期188-198,共11页张盛峰 张永仙 李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04038);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CEAIEF2022030206);地震预测开放基金(XH24005D);中国地震局和留学基金委英才计划CSC项目(202204190019)。
由美国南加州地震中心和美国地质调查局共同支持的RELM工作组以及由此进一步发展而来的“地震可预测性国际合作研究”(CSEP)计划开始之后,研究人员围绕地震预测模型和统计检验方法内容的不同测试中心对地震可预测性问题开展了广泛研究...
关键词:CSEP 2.0 中国测试区 PI算法 效能评估 
多方法组合预测模型在CSEP计划中的应用和预测效能检验
《地震研究》2025年第2期199-209,共11页于晨 韩盈 张永仙 张小涛 余怀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U203920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E0109700);2024年度震情跟踪定向工作(2024010405);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青年基金(QNJJ—202304)。
为了更好地评估CSEP中国检验中心的实用性,对基于多方法组合预测模型MMEP的2018—2023年全国5级以上地震的年度预测结果进行了系统梳理,并采用CSEP中国检验中心的R值评分模块对年度预测结果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1)近几年MMEP年度预测...
关键词:多方法组合预测模型 CSEP计划 加卸载响应比 R值评分方法 预测效能检验 
基于加卸载响应比理论的断层氢气异常机理研究
《地震研究》2025年第2期210-219,共10页贾东辉 余怀忠 赵彬彬 张涛 刘海洋 
中国地震局震情跟踪定向工作任务(2024010313);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科研三结合课题(3JH-20240105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联合基金(U203920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E0109700)。
使用新疆阿克苏台和库尔勒台断层氢气观测数据,研究氢气的映震能力;结合潮汐应力与氢气动态变化之间的关系,采用加卸载响应比方法对这2个台断层氢气的异常变化机理和映震机制进行研究,分析潮汐应力加载状态下氢气的响应特征;对比原始观...
关键词:断层氢气 加卸载响应比 异常机理 地震前兆 构造活动 
基于加卸载响应比的前震识别方法应用及实例检验
《地震研究》2025年第2期220-228,共9页李泽平 余怀忠 杨志高 张靖雪 
中国地震局震情跟踪任务(CEA-ZQGZ-202501023);国家自然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U2039205)。
为了验证改进的加卸载响应比方法在前震识别中的有效性,对基于该方法开发的前震识别系统自动产出的地震预测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统计2021年10月—2024年4月中国大陆西部地区190次4级以上非前震地震,发现处于固体潮加载阶段的地震占比为35...
关键词:加卸载响应比 固体潮 前震 震后趋势分析 地震预测 
地应变加卸载响应比方法在天津地区的应用
《地震研究》2025年第2期229-236,共8页张磊 岳冲 宋程 余怀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U2039205);天津市地震局重点科研项目(zd202402)。
从岩石的应力和应变的本构关系出发,利用基于库仑应力触发模型的加卸载响应比计算方法,计算了天津蓟县洞体应变和小辛庄洞体应变的加卸载响应比值,并依据孕震尺度与震级关系选取震例,结合伸缩应变原始观测数据的趋势性变化特征和天津及...
关键词:洞体应变 加卸载响应比 B值 天津 
松辽盆地井水位潮汐周日波震前异常特征及机理分析
《地震研究》2025年第2期237-246,共10页李继业 孟令升 马龙辰 胡澜缤 任建辉 周晨 
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攻关项目(XH19011);地震预测开放基金项目(XH22035D)。
选取松辽盆地黑龙江地区甘南台、延寿台、通河台、肇东台和北林台井水位观测数据,应用维尼迪科夫调和分析方法进行潮汐分析,得到了2008—2020年黑龙江及邻区20次中强地震(震群)前,井水位潮汐周日波异常特征,并对异常机理进行分析。结果...
关键词:井水位 潮汐响应 周日波 松辽盆地 
2022年青海门源6.9级地震前态矢量异常研究
《地震研究》2025年第2期247-252,共6页张小涛 余怀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U203920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E0109700)。
2022年1月8日青海门源6.9级地震前存在多项地震活动性和地球物理异常,利用态矢量方法回溯性研究其震前异常,通过遍历3°×3°至12°×12°的研究区域发现,选取8°×8°的研究范围能更好地反映震前异常;震前门源地震存在态矢量的模(M)、...
关键词:态矢量 门源地震 回溯性研究 地震异常 
地震发生率指数对川滇地区强震的预报效能研究
《地震研究》2025年第2期253-263,共11页姜祥华 刘杰 孟令媛 韩颜颜 陈佳维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C3000705);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ZDJ2018-04)。
应用地震发生率指数方法对2014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川滇地区发生的11次强震开展了震例回溯研究,发现地震前兆主要表现为在强震前不到半年内震中附近小震活动出现显著增强。不同时空预测参数下的预报效能评价结果显示,地震发生率指...
关键词:地震发生率指数 地震增强 地震平静 地震预测 预报效能 川滇地区 
新疆地区6级以上地震前Benioff应变比特征研究
《地震研究》2025年第2期264-271,共8页杨文 余怀忠 张小涛 
中国地震科技星火计划(XH23046YA);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U203920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E0109700)。
强震发生前,震中附近地区普遍存在应变能加速释放现象,预示孕震区接近或进入临界状态。以Benioff应变作为响应量,计算不同时段的Benioff应变比,可作为表征应变能释放快慢的参数,其异常演化反映了地震成核过程中介质的高应力状态。利用...
关键词:Benioff应变比 新疆地区 最小完备性震级 地震预测 
川滇地区强震短临综合预测研究
《地震研究》2025年第2期272-280,共9页薛艳 洪敏 余怀忠 姜祥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U203920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E0109700);震情跟踪项目(2023020503)。
梳理了2013年以来川滇地区11次(10组)强震前短临阶段测震学和地球物理观测异常,在对这些异常进行预测效能检验的基础上,依据权重赋值规则,对异常进行权重赋值。在此基础上,使用权重集成法计算这些强震前的综合权重集成P_(z)值,得到了川...
关键词:短临综合预测 权重集成法 强震 川滇地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