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音乐

作品数:510214被引量:188825H指数:6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严孟建军杨民康王安潮杜亚雄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音乐歌曲钢琴音乐教育选集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作者=项阳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祭祀—吉礼:国家礼乐核心为用的历史轨迹
《中国音乐学》2024年第4期45-59,共15页项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专项重大招标课题“中国传统音乐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现状评估及评价标准研究”(23ZD08)阶段性成果。
在部族方国时期,出于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与崇拜,礼的观念成型。因群体性精神诉求呈祈福保安仪式性存在,音声技艺行为与仪式相须以显虔敬不可或缺,具社会功能和实用功能的礼俗用乐形态呈现。具部族象征意义的乐舞仪式,因集乐歌乐舞乐器技...
关键词:国家 群体性 祭祀—吉礼 礼乐相须为用 礼俗 礼制 乐制类型 
国家用乐体系下的音乐经济活动——从明清以来职业乐人生存方式看乐文化传统的创承与发展
《艺术评论》2024年第9期7-22,共16页项阳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专项重大招标课题“中国传统音乐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现状评估及评价标准研究”(项目编号:23ZD08)的阶段成果。
即便进入21世纪,仍可以通过文献与田野考察的结合感知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体系化与丰富性内涵,如何形成这样的情状值得辨析。需明确,中华传统乐文化既然呈现体系化特征,则不应仅将其视为松散样态。因此,要考虑制度规范下,国家用乐如...
关键词:国家用乐体系 职业乐人 礼、俗两脉 功能性 生存方式 音乐经济学视角 
大格局下的务实、拓展和提升——乔建中对“音研所”和中国音乐学术的贡献
《音乐研究》2024年第1期91-95,151,共6页项阳 
20世纪末,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进入建所以来学科建设最具活力、学术门类最为齐全、学术成果最为丰硕、社会认知度最高的时期。音乐研究所几代学者勠力奠定良好基础,改革开放使得学术思想最为活跃,这个时期音乐研究所的掌舵人是乔...
关键词:乔建中 大格局 务实拓展提升 音乐研究所 音乐地理学 贡献 
明代雅乐及相关类型操缦曲谱等多声形态定位被引量:2
《中国音乐学》2023年第4期11-24,共14页项阳 江秀莲 
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传统音乐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现状评估及评价标准研究”(23ZD08)阶段性成果
中国传统音乐是线性思维主导,还是在国家礼乐一脉核心为用雅乐乐制类型上呈多声思维,乐谱完善时以多声形态显现值得辨析。晚明朱载堉创制新法密率和多种谱式,钩沉琴操缦法,以旋宫谱定位,使国家雅乐疏密相间、纵向叠合织体化为用,现多声...
关键词:明代雅乐及相关乐制类型 多声形态 操缦法 朱载堉 李之藻 邱之稑 
理念与视角:深层认知传统国家用乐的当下民间存在——以江南文化历史中的传统音乐为例被引量:3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6-23,M0003,共19页项阳 
上海音乐学院“两院一刊”委约计划。
自两周以来,传统国家用乐由制度下生存的职业乐人创承发展,形成具有多功能的礼乐和俗乐两条主脉,并呈体系化演进。在制度性规定下,国家用乐的礼俗两脉互为张力,呈多种形态有序发展。其中俗乐一脉,因区域文化土壤丰沃,文人与职业乐人互动...
关键词:传统音乐 国家用乐 礼俗两脉 官属乐人 教坊乐系 江南文化历史 
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理念与视角——国家与民族 共时与历时被引量:5
《民族艺术研究》2023年第1期88-99,共12页项阳 
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理论骨干人才培养”讲座稿基础上的修订稿。
对于边地和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研究,应建立传统国家用乐民间积淀的研究视角。在对当下少数民族音乐活态进行考察认知的同时,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将国家用乐对区域和民族自身文化传统的影响相结合;从国家礼乐制度下功能性用乐类型以及礼、...
关键词:少数民族音乐研究 理念与视角 国家与民族 共时与历时 系统性认知 一体多元 
侧吹、横吹与竖吹:骨笛的三种吹奏形态辨研被引量:4
《音乐研究》2022年第6期90-96,2-4,共10页项阳 
20世纪80年代考古出土的新石器时代中期贾湖骨笛,引发音乐学界对其全方位研究,包括形制和吹奏方式的探讨,进而集中辨析多地、多种形制骨笛吹奏方式。目前看来,开口处平齐形态侧吹应是最为合理的演奏方式;开口处有U型和V型吹口者竖吹为佳...
关键词:新石器时代中期 骨笛 三种吹奏方式 传承与传播 功能性意义 
燕赵传统音乐文化的区域与整体、历时与共时认知——《薪火相承燕赵情》序被引量:2
《艺术评论》2022年第10期145-160,共16页项阳 
燕赵文化在华夏礼乐文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积淀深厚。特别是宋元以降千年间,燕赵故地更因都城和京畿重要地理位置成为礼乐和俗乐制度化为用具引领意义的存在。国家最高礼制仪式为用的雅乐在这里独张,其他类型礼乐形态由这里定位,多...
关键词:燕赵传统音乐文化 区域与整体 历史与共时 引领 认知 
雅乐观念的成熟与元典认知
《复印报刊资料(舞台艺术)》2022年第6期3-11,共9页项阳 
雅乐观念初现非国家礼乐核心为用。“国乐”“正乐”“华夏正声”是国家礼乐核心为用的成熟雅乐观念。当外来乐舞进入,梁武帝萧衍以中原乐制定位“国乐以雅为称”,创制“十二雅”,以一雅对应一层级;隋文帝杨坚认知金石乐悬领衔乐队以“...
关键词:华夏正声 正乐 国乐 雅乐 国家礼乐 
雅乐观念的成熟与元典认知被引量:5
《音乐研究》2022年第2期5-14,62,共11页项阳 
雅乐观念初现非国家礼乐核心为用。“国乐”“正乐”“华夏正声”是国家礼乐核心为用的成熟雅乐观念。当外来乐舞进入,梁武帝萧衍以中原乐制定位“国乐以雅为称”,创制“十二雅”,以一雅对应一层级;隋文帝杨坚认知金石乐.悬领衔乐队以...
关键词:华夏正声 正乐 国乐 雅乐 国家礼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