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A860005)

作品数:4被引量:1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陈堂发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国际新闻界》《新闻记者》更多>>
相关主题:政治价值法律化媒介使用社会性新闻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网络批评性表达不应过度援引“寻衅滋事”追责被引量:1
《新闻记者》2016年第9期63-67,共5页陈堂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网民政治性表达法治保障研究"(项目编号11YJA860005);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互联网与表达权的法律边界研究"(项目编号15ZDB144)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网络批评性表达的政治价值及其宪法性权利依据问题不言而喻,实在无须再多加赘述。近年来,治理网络批评性言论的策略,已经从形式主义套用“诽谤”、“诬告陷害”转为缺乏实质性解释地集中适用“寻衅滋事”。如江西万载县人汪某因2013...
关键词:批评性言论 寻衅滋事罪 网络 援引 过度 宪法性权利 政治价值 形式主义 
新闻有偿行为的刑事责任辨析被引量:2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78-83,共6页陈堂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网民政治性表达法治保障研究"(项目批准号11YJA860005)阶段性成果
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新闻有偿行为被追究刑事责任应满足的要件为:媒体舆论是否充当商业不正当竞争工具;毁损声誉的结果是否出于直接故意;侵害行为所担之责是否符合"罚当其过"。记者有偿新闻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或"受贿罪",虽然司...
关键词:新闻有偿 刑事责任 敲诈勒索罪 损害商业信誉罪 受贿罪 
“依宪治国”:网民批评监督权的指导原则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70-73,共4页陈堂发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网民政治性表达法治保障研究"(11YJA860005);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网络舆论调控政策研究"(11TQB002)
依宪治国的政治理念作为阐释网民批评监督权的指导原则,意味着作为"宪法权"而非"普通权利"的政治表达权应具有政治价值优先的属性,限制该权利,除遵从实体法与程序法的明文规定外,还必须有更为谨慎的政治价值考量。批评监督权的宪法权地...
关键词:宪法权 批评监督权 政治价值 依宪治国 
社会性媒介使用与隐私意识法律化原则探讨被引量:10
《国际新闻界》2012年第3期18-22,共5页陈堂发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网民政治性表达的法治保障研究"(11YJA860005)的成果之一
技术赋权的社会性媒介作为社会结构的功能性元素,其"社会性"媒介使用特质的彰显应以隐私保护的理性认知与适度、合理限制为条件。隐私意识法律化需考虑:个人信息与事项是否关涉人格尊严,私情信息属违背道德或是违法犯罪行为,私人信息与...
关键词:社会性媒介 技术赋权 隐私意识 价值协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