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8JC720014)

作品数:11被引量:1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刘叶涛杨渝玲刘东罗欢白玮更多>>
相关机构:燕山大学东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外语学刊》《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天津商业大学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克里普克严格指示词本质主义信念意向性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信念之谜”作为一种认知悖论
《甘肃理论学刊》2011年第4期60-63,共4页刘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金资助"可能世界视域下的意义与真理理论研究"(项目号:08JC720014)的阶段性成果
克里普克系统提出的"信念之谜"不仅是当代语言哲学关于名称的意义理论研究中的重要问题,而且还涉及到对"相信"等认知范畴的哲学考察。文章从逻辑悖论视角出发研究"信念之谜",旨在借鉴逻辑悖论研究的最新成果,重新审视这一谜题所赖以产生...
关键词:逻辑悖论 悖论度 信念之谜 意向性 
信念语境下的专名意义机制——以“信念之谜”为例
《唯实》2011年第7期44-47,共4页刘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可能世界视域下的意义与真理理论研究"(08JC720014)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克里普克在《A Puzzle about Belief》一文中坚持早先关于专名的严格性论题,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专名在信念语境中的特殊性质,指出这是一个"真正的"问题。但他并没有提供该问题的系统解决方案,"克里普克之谜"的解决需要同时考虑专名的意...
关键词:信念之谜 严格指示词 说话者含义 
先验偶然真理理论探究——论克里普克对康德的发展被引量:1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309-314,共6页刘叶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08JC720014)
克里普克就必然/偶然、先验/后验、分析/综合这几对范畴作了三重划分,提出了先验偶然真理和后验必然真理理论。由于以模态逻辑的可能世界理论为分析工具,这两种新型真理理论构成对康德所代表的传统思想的重要发展。从可能世界视角看,克...
关键词:先验偶然命题 可能世界 严格指示词 本质主义 
经济学方法论研究的文化转向被引量:1
《江汉论坛》2011年第5期54-60,共7页杨渝玲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文化情景因素分析: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连续体指标"(项目编号:20100317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情境分析:经济学的科学逻辑"(项目编号:N10042300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可能世界视域下的意义与真理理论研究"(项目编号:08JC7200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学术界关于经济学方法论的纷争源远流长,而美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S.艾克纳的《经济学为什么还不是一门科学》一文则把经济学是否是科学的争论推到了风口浪尖。关于经济学是否是科学的认识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经济学方法论关于...
关键词:经济学方法论 证伪主义 情境分析 文化转向 
辩证哲学视角下的本质主义学说被引量:2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1-5,共5页刘叶涛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可能世界视域下的意义与真理理论研究"(08JC720014)
本质主义是亚里士多德创立的哲学理论,但亚氏本质主义只适于刻画类事物的本质,对个体本质无能为力。分析哲学家克里普克借助其可能世界理论提出的新本质主义弥补了亚氏本质主义的不足。从辩证哲学角度把握两种本质主义及其关系,有助于...
关键词:本质主义 可能世界 现实必然性 逻辑必然性 逻辑点 
经济学方法论中的形式理性与辩证理性
《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57-61,共5页王海峰 杨渝玲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第三批100317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N10042300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可能世界视域下的意义与真理理论研究"(08JC720014)
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研究中存在形式理性与辩证理性的分裂,这种裂痕分别反映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研究传统的认识论层面和实践论层面上。马克思主义辩证哲学理论必将在修复这一裂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经济学方法论 形式理性 辩证理性 
克里普克跨界识别与跨界同一理论辨析被引量:3
《晋阳学刊》2011年第1期75-78,共4页刘叶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可能世界视域下的意义与真理理论研究"(08JC720014)成果之一
跨界识别和跨界同一是由模态逻辑可能世界语义学引发的重要逻辑哲学问题。基于对可能世界语义学创始人之一克里普克有关可能世界的哲学理解,特别是其关于跨界识别和跨界同一的基本观点的系统梳理和把握,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从可能世界本...
关键词:可能世界 温和实在论 跨界识别 跨界同一 本质主义 
克里普克的摹状词理论被引量:3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37-41,共5页刘叶涛 罗欢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08JC720014)
罗素以现代逻辑工具分析限定摹状词,提出了摹状词理论。后从斯特劳森开始,经唐纳兰和克里普克,到20世纪80年代将情境语义学思想运用于分析限定摹状词,使得该项研究不断拓展和深化。在这中间,克里普克的研究独具特色:一,他是站在"语用学...
关键词:摹状词理论 语用学转向 说话者指称 语义指称 名称的摹状词理论 
“信念之谜”及其意向性分析被引量:2
《学海》2010年第1期76-80,共5页刘叶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可能世界视域下的意义与真理理论研究"(项目号:08JC720014)
克里普克把"信念之谜"当作"真正"的问题提出来,但除了坚持名称的因果理论和批判描述理论,他并没有提供该谜题的正面解决方案。"信念之谜"所涉及的,不仅是名称在信念语境中的意义表现问题,更是本质地关涉到信念的哲学性质。塞尔把信念看...
关键词:弗雷格之谜 信念之谜 意向性 意向对象 意向内容 
专名的严格性与指称的转移被引量:1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131-135,共5页刘叶涛 白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可能世界视域下的意义与真理理论研究"(08JC720014)
"指称的转移"问题最早由埃文斯明确提出,其目的是对克里普克有关指称行为如何发生这一问题的论点进行批判。它曾一度被认为是因果历史命名理论最棘手的难题。尽管迄今克里普克都没有就此诘难做出过系统的正面回应,但他后来关于指示词的...
关键词:严格性 指称的转移 因果历史链条 说话者指称 语义指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