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6jwsk0100)

作品数:4被引量:1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江智利黎明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文理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福克纳《八月之光》《喧哗与骚动》昆丁后现代主义视角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后现代主义视角下《八月之光》的人物和语言被引量:7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107-111,共5页黎明 
2005年度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名称:福克纳与金庸小说比较研究。项目编号:06jwsk0100
《八月之光》是福克纳的重要代表作之一,但是人们远未读懂它。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探讨福克纳独树一帜的语言技巧和语言艺术,分析福克纳在这部小说中对克里斯默斯和莉娜两位主人公的生动刻画,可以看出福克纳在探讨人物身份和人物描写上...
关键词:福克纳 后现代主义 《八月之光》 人物 语言 
福克纳《八月之光》的艺术特色被引量:4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9期152-157,共6页江智利 
2005年度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名称:福克纳与金庸小说比较研究。项目编号:06jwsk0100项目主研人:江智利)
作为一个伟大的艺术家,福克纳选择了小说来表达他对时代的见解,形成他创作的独特风格。《八月之光》是福克纳的重要代表作之一,但它还是一部人们远未读懂的小说。这部小说在语言上凝重有力、奇形怪状,在小说的结构上也独树一帜,而且人...
关键词:福克纳 《八月之光》 美国 
论福克纳与大陆新武侠小说的后现代特征被引量:2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35-38,共4页江智利 
2006年度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福克纳与金庸小说比较研究"(06jwsk0100)
福克纳和大陆新武侠小说作家们都以超越小说现代性的姿态,运用后现代主义视角,从乡土角度表现了虚拟的"约克纳帕塌法"王国和"后江湖世界",又从身份探索角度表现了"身份危机"与"身份混杂",从解构颠覆的角度分别表现了"颠覆自我"与"颠覆世...
关键词:福克纳 大陆新武侠 后现代 
精神的再生之美——解读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中的“昆丁”被引量:7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148-150,共3页江智利 
2005年度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名称:福克纳与金庸小说比较研究。项目编号:06jwsk0100
在福克纳的小说《喧哗与骚动》中,昆丁作为康普生家中一个性情敏感、思维敏捷的年轻人,他在欲望抉择的两难境地中,不仅有对历史现实的痛苦反思,而且有对人类精神的未来的祈望。他勇敢地选择了死亡,从而超越死亡。他追求的是精神的再生之...
关键词:昆丁 再生之美 福克纳 喧哗与骚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