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2004DEA71070)

作品数:22被引量:377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义军郄秀书董万胜陈绍东张廷龙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防化研究院重庆市防雷中心更多>>
相关期刊:《地球物理学报》《煤气与热力》《强激光与粒子束》《应用气象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闪电电流波形小波变换人工引发雷电统计分析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气工程电子电信建筑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光电二极管探测器的闪电光辐射信号观测被引量:5
《强激光与粒子束》2011年第10期2625-2629,共5页李鹏 郑毅 韩超 范江兵 宋立军 耿娜 项震 张义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75003);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基金项目(2004DEA71070)
利用硅光电二极管探测器,对2008年夏季广东省从化地区和北京昌平地区的自然闪电光辐射信号进行了观测研究,并对获得的312个观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得到如下结果:光辐射脉冲峰值为[10.97(5.55)±12.46]mW/cm2,10%~90%光脉冲前沿为[1.14(0....
关键词:大气光学 闪电光辐射信号 硅光电二极管探测器 统计分析 
两种接地布线方式的仿真试验分析
《建筑电气》2009年第8期18-22,共5页覃彬全 李良福 袁涛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工作项目"雷电防护标准体系建设的关键技术研究"项目(2004DEA71070)专项资助
通过ATP-EMTP电磁暂态程序,对电子设备采用共网共母线和共网不共母线接地布线方式进行了数值仿真试验比较分析,得出电子设备采用共网不共母线接地散流方式比采用共网共母线散流方式更安全的结论。
关键词:接地布线方式 物理模型 电磁暂态 模型 分析 
网络化土壤电阻率参数采集系统研制被引量:7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09年第5期103-108,共6页郭在华 李良福 覃彬全 邓宇翔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工作(编号:2004DEA71070)资助项目;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基金(编号:CRF200814)资助项目资助
本文研究了一种网络化土壤电阻率参数获取方法。网络化土壤电阻率参数的获取用于气象,地质,电力部门,对土壤电阻率或建筑物接地电阻值的监测。该系统可以实现多点无人自动监测和管理。系统由土壤电阻率数据获取子系统、数据传输子系统...
关键词:土壤电阻率监测 数据采集 远程监测 GPRS 
相关时延估计在宽带干涉仪闪电观测中的应用被引量:6
《气象科学》2009年第1期92-96,共5页邱实 杨波 董万胜 高太长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2004DEA71070)
针对噪声对宽带干涉仪测角的干扰,提出了互相关测角算法。该方法避开频域分析,计算简单。通过仿真试验表明其抗干扰较强,具有一定的精度。通过本方法对人工引雷数据分析,能够明显定位直窜先导—继后回击过程,为宽带干涉仪测角提供了一...
关键词:雷电监测 宽带干涉仪 相关 
两次仅有连续电流的负极性人工引发雷电特征分析被引量:4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9年第1期113-119,共7页陈绍东 张义军 杨少杰 董万胜 黄智慧 吕伟涛 郑栋 
科技部基础条件平台项目(2004DEA71070);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资助(GYHY2007622)
对2006年8月28日在广州从化人工引发的两次雷电(F184626和F185503)的特征进行了分析。这两次触发闪电都是经典负极性慢型放电过程,整个放电过程仅有连续电流没有回击,但连续电流过程中包含有多个M分量。两次过程触发时地面电场分别为-6....
关键词:人工引发雷电 先导 脉冲:电场变化 
闪电瞬态电场信号波形去噪方法被引量:19
《强激光与粒子束》2007年第12期2055-2059,共5页李鹏 郑毅 张义军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资助课题(2004DEA71070);科技部科技开发项目"三维闪电探测系统研制"资助课题
通过对传统数字滤波和Birge-Massart小波阈值法的比较,对闪电瞬态电场信号进行了去噪研究。构建了双指数衰减脉冲信号并在其上叠加了高斯白噪声信号来仿真闪电瞬态电场实测波形,通过计算去噪前后信号的均方误差和幅值误差,比较了加...
关键词:闪电瞬态电场信号 波形去噪 小波变换 Birge-Massart阚值法 分解层数 
远程雷电流监测系统的开发与实验被引量:4
《高电压技术》2007年第11期195-197,共3页赵斌 石立华 李炎新 高成 徐志勇 
国家科技部基础条件平台项目(2004DEA71070)~~
地闪雷电流波形的测量对于研究雷电特性以及雷电防护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测量地闪雷电流波形,介绍了一套远程雷电流监测系统的开发及其应用实验。测量使用自行研制的自积分式Rogowski电流探头测量雷电流信号,可测量雷电流幅值达50kA;...
关键词:雷电流 监测系统 数据采集 电流探头 ARM 远程访问 
闪电光电信号的同步观测与闪电类型模式识别被引量:8
《强激光与粒子束》2007年第9期1512-1516,共5页李鹏 郑毅 张义军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资助课题(2004DEA71070);科技部科技开发项目"三维闪电探测系统研制"资助课题
利用宽带电场仪和光学纹波探头,对2006年夏季广东省从化地区发生的自然闪电的光电信号进行了同步观测,并对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统计结果表明:闪电光信号脉冲的发生时间和峰值到达时间总是滞后于电信号,并且脉冲上升沿和宽度也比电信号...
关键词:闪电 光电信号 同步观测 统计分析 BP神经网络 模式识别 
两次强雷暴系统中雷电的人工引发及其特征放电参量的测量与估算被引量:16
《中国科学(D辑)》2007年第4期564-572,共9页郄秀书 张其林 周筠珺 冯桂力 张廷龙 杨静 孔祥贞 肖庆复 吴书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五"重点项目(批准号:40135010);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批准号:40325013);国家科技部基础条件平台项目(批准号:2004DEA71070)资助
中纬度地区的雷电灾害常由过境的强雷暴系统引起,但是自然雷电放电电流的直接测量十分困难.2005年夏季在两次强雷暴系统过境期间,利用火箭拖带金属导线的人工引发雷电技术,成功引发雷电5次,并在放电通道底部测量到了完整的1μs时...
关键词:人工引发雷电 特征放电参量 电流波形 近距离电场变化 强雷暴 
人工引发闪电和自然闪电回击电流波形的对比分析被引量:21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7年第6期67-71,共5页张其林 郄秀书 孔祥贞 周筠珺 杨静 张廷龙 冯桂力 肖庆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五"重点项目(40135010);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2004DEA71070)~~
对2005年夏季在山东引雷实验中获得的一次传统人工引发闪电1μs时间分辨率的电流资料进行了分析。整个电流持续时间约1120ms,包含10次回击过程,时间间隔为18—210ms,平均为87ms;回击电流峰值的几何平均值为11.9kA,变化范围为6.6...
关键词:人工引发闪电 自然闪电 回击电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