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ZH017)

作品数:14被引量:224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丰霏张文显霍海红孙立军孙妍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西南政法大学中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当代法学》《法制与社会发展》《中外法学》《法律方法》更多>>
相关主题:司法去行政化职业化正规化法院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契约精神与司法文明被引量:15
《法学论坛》2018年第6期64-72,共9页李璐君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理论体系研究>(12@ZH017)的部分成果
司法文明是法治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司法文明的兴起与进步,是由多重因素驱动的,其中契约精神无疑是最强大的动力之一。司法文明越是迈向现代,契约精神就越加彰显。契约精神的形成并成就司法文明有其内在的逻辑...
关键词:契约精神 司法文明 刑事司法文明 司法改革 
法官员额制的改革目标与策略被引量:64
《当代法学》2015年第5期140-148,共9页丰霏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理论体系研究”(12@ZH017);“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2015FRG07)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早在1999年"一五改革纲要"制定之初,法官员额制就被作为司法改革的重要任务。十五年的改革酝酿催生了当下的制度实践。法官员额制从提出到实践的历程中,其改革目标已经发生变化,尽管我们仍然以"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作为指引,但是,...
关键词:法官员额制 正规化 专业化 职业化 去行政化 
我国司法批复制度的双重面向被引量:2
《法律方法》2015年第1期161-174,共14页侯学宾 李凯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当代中国法律解释中的法官角色研究”(项目编号:13CFX006);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司法改革背景下的法官等级制度研究”(项目编号:14SFB3001);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理论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2@ZH017)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批复制度就在司法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司法批复权的制度规定和运行现状表明,一方面,司法批复制度的变迁表明最高人民法院在不断地调整、收缩司法批复权的范围。司法批复的自制面向重在强调对权力运行的自我限制,主...
关键词:司法批复 自制 扩张 请示制度 司法解释 
论法官的裁判选择被引量:1
《法律方法》2015年第1期175-187,共13页丰霏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理论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2@ZH017);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法学方法论研究”(项目编号:11&ZD077);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资助
如果将司法裁判过程看成是法官在多个备选判决之中作出选择的过程的话,那么,一个合理的裁判也就意味着一个理性的选择行为。出于理性选择的要求,法官的裁判选择应当满足一组条件,其实质在于满足选择行为对稳定连续偏好关系的要求。在语...
关键词:司法裁判 理性选择 语境独立 语境依赖 偏好关系 
司法权中央事权化:法理内涵与政法语境的混同被引量:21
《法制与社会发展》2015年第1期53-59,共7页杨清望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理论体系研究"(12@ZH017);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加快建设法治中国研究"(13&ZD032);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0CFX009)
司法权本质上属于中央事权的判断为中央统一开展司法改革提供了理论前提,但是这种判断却将司法权的法理内涵和本质规律与政法语境下的政治要求混同起来,从而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司法地方化和司法行政化的难题。司法改革必须首先回到司法...
关键词:司法权 法理内涵 政法语境 司法地方化 司法行政化 
论司法质量的优化与评估——兼论中国案件质量评估体系的改革被引量:22
《法制与社会发展》2015年第1期60-79,共20页施鹏鹏 王晨辰 
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理论体系研究"(12@ZH017)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影响,中国司法机关开始积极探索绩效评估、案件质量考评等制度。经过多年探索,中国的案件质量评估体系在强化司法管理、优化司法质量等方面作出了显著的贡献,但也凸显了诸多弊端,如评估目标...
关键词:司法质量 优化模式 评估体系 改革 
论共同危险行为规则之无因果关系免责 以《侵权责任法》第10条之解释为中心被引量:14
《中外法学》2015年第1期60-78,共19页霍海红 
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08JC820021);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2@ZH017)的阶段性成果;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资助
无因果关系即免责是共同危险行为规则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国际通行做法,我国《侵权责任法》第10条应作此解释。将《侵权责任法》第10条解释为"不许共同危险行为人证明无因果关系而免责、只有证明具体侵权人方可免责",存在否定推定逻辑...
关键词:共同危险行为 因果关系 证明责任 法律推定 免责 
撤诉的诉讼时效后果被引量:14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90-101,共12页霍海红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3BFX079)"诉讼时效立法疑难问题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12@ZH0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理论体系研究"
权利人撤诉后,因起诉而生的中断效力归于消灭,因为起诉是"独立"中断事由,它不依附于"请求"事由;起诉是"程序性"中断事由,要遵守程序法逻辑。中国式撤诉规则及其实践、起诉难现实、时效期间短、义务人不诚信等规则或现实不足以否定"不中...
关键词:撤诉 诉讼时效 中断 中止 
对公平正义的司法心理分析——以当事人对判决的接受为中心
《法律方法》2014年第1期80-91,共12页王霞 丰霏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理论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2@ZH017);吉林大学985三期项目“当代中国法治”
法治中国建设和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实践强调要"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从而将民众的"感受公正"作为司法活动的追求摆在了突出的位置,这意味着从心理分析的角度阐释司法公正显得十分必要。在司法实践中,运用心...
关键词:感受公正 心理分析 公平敏感性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之间的中国司法——诉讼社会的中国法院被引量:37
《现代法学》2014年第1期3-8,共6页张文显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理论体系研究"(12@ZH017);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创新研究项目
诉讼社会是社会转型和法治现代化的必经阶段,随着经济市场化和快速融入全球化,中国已经进入诉讼社会。诉讼社会具有彰显公民理性和社会文明,彰显现代司法价值和公信,彰显法律与司法的公正性与确定性等现代性与后现代性表征。在当下中国...
关键词:中国司法 诉讼社会 现代性 后现代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