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1379)

作品数:6被引量:3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杜士云王守海吴爽王德正罗彦长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农学通报》《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植物生理学报》《中国水稻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粳稻花药培养技术花药培养水稻不育性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三类雄性不育水稻花药和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变化被引量:7
《植物生理学报》2012年第12期1179-1186,共8页杜士云 王德正 吴爽 王辉 王守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1379);安徽省农业科学院院长青年创新基金项目(12B0101);科技部"863"项目(2011-AA10A100)
为进一步了解水稻雄性不育现象,调查了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2310SA’、光温敏核不育系‘2310S’和核质互作不育系‘2277A’三类水稻及正常粳稻在不同光温环境下穗发育后期花药和剑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等抗氧...
关键词:水稻 雄性不育系 花药 过氧化物酶 光合速率 
应用基因芯片分析短日低温条件下新型粳稻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育性相关基因被引量:9
《中国水稻科学》2010年第6期559-566,共8页杜士云 阳菁 王守海 王德正 吴爽 罗彦长 李阳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771379);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2009AA101101)
为了解具有三系和两系两套不育机制的新型粳稻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2310SA分子水平上的育性机理,同时也试图对水稻雄性不育现象做进一步探讨,利用水稻基因芯片,以2310SA及其保持系两系光温敏不育系2310S为材料,在安徽合肥秋季自然短日...
关键词:基因芯片 粳稻 不育性 基因 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 光温敏不育系 
新型粳稻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SA)在海南的繁殖特性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2010年第21期94-99,共6页杜士云 王守海 王德正 罗彦长 吴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771379);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专项经费资助(2009AA101101)
为深入了解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SA)繁殖特性,为生产上的利用提供依据,以选育的2310SA为材料,连续2年在海南春季进行了繁殖试验,从其生育特性及抽穗、开花特性及"九二〇"的喷施效应等方面作了全面地调查。结果表明,2310SA在海南繁殖是...
关键词:粳稻 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 海南 繁殖特性 异交结实率 九二〇 
粳稻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2310SA的特征特性及繁殖技术
《杂交水稻》2010年第S1期499-501,共3页杜士云 王守海 王德正 罗彦长 吴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771379);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专项经费资助(2009AA101101)
2310SA是含有BT型核质互作不育基因和光温敏核不育基因的新型粳稻雄性不育系,表现出育性稳定不育、米质优良、可恢复性良好、配合力较强等特点。选择适宜繁殖的光温条件、最佳扬花期、构建高产群体、巧用"九二○"和及时赶粉等综合技术,...
关键词:杂交水稻 粳稻不育系 2310SA 特征特性 繁殖技术 
水稻高效花药培养技术体系的构建被引量:16
《中国农学通报》2009年第16期65-68,共4页王伍梅 台德卫 张效忠 钱征 林翠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粳稻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SA)的构建及育性机理研究(30771379)
为提高水稻花药培养效果,产生大量的花粉植株,以多年的试验并结合多方面的研究结果,论述了水稻花药培养各个环节中的关键技术,创建了通常情况下的一套水稻高效花药培养技术体系。系统着重于在利用基因型的选择和基本培养基的交叉使用以...
关键词:花药培养 水稻 技术体系 绿苗移栽成活率 
新型粳稻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SA及不育系S和A所配F_1产量优势和配合力分析被引量:6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13-18,共6页杜士云 王守海 黄忠祥 李成荃 王德正 罗彦长 吴爽 
国家863计划项目(2004AA21109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771379);农业部"全球水稻分子育种计划"项目(2006-G1)
SA是由聚合光(温)敏雄性核不育和核质互作不育基因选育出的具有2套不育机制的新型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为了解其所配组合产量的杂种优势及与亲本不育系S和A所配组合的差别,将2个新型粳稻不育系2308SA和2310SA及对照亲本不育系2308S(2...
关键词:粳稻 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 产量 杂种优势 配合力 经济性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