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无)

作品数:4被引量:25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黄少安孙圣民宫明波郭艳茹赵海怡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山东财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甘肃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要素投入量总产出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经济增长土地产权制度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论教育的债务筹资及其财政化管理
《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44-46,共3页周金玲 
山东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义务教育财政与高等教育财政的理论研究"的系列成果之一;也是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与中国改革实践"子课题"教育体制改革研究"的成果之一
债务已经成为一定时期我国教育经费的重要筹资方式。我国教育负债出现的原因是为了弥补政府对公立学校财政拨款的不足,因而可以看作特定时期公共教育经费债务筹资方式对税收筹资方式的替代。债务筹资方式对税收筹资方式的替代在我国目...
关键词:债务筹资方式 公共教育经费 财政管理 
对英国谷物法变革(1815—1846)的重新解释及对现实的启示被引量:15
《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50-61,共12页黄少安 郭艳茹 
国家教育部2004年度重大攻关项目"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与中国改革实践"的阶段性成果。
1815—1846年间英国谷物法的变革是保护贸易制度向自由贸易制度过渡的一个典型案例。本文通过对这段历史史实的重新考察和分析,揭示了收入分配成本相对变动原理,它可以解释国家农产品贸易政策的演变。英国政府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选择...
关键词:英国谷物法 收入分配成本变动原理 农产品贸易制度演变 
破产企业劳动债权是否应该法定为优于有担保债权受偿——一个法经济学视角的分析被引量:8
《经济科学》2005年第4期29-39,共11页黄少安 赵海怡 
教育部2004年度重大攻关项目"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与中国改革实践"负责人黄少安)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法(草案)》中提出破产企业劳动债权优于有担保债权受偿,引起众多争议。从社会收益角度看,这种顺序安排在我国是实现公平、维护稳定和有效激励对劳动债权受偿之社会监督的有益的举措,从社会成本角度看,时下反对这种...
关键词:破产企业 劳动债权 担保债权 优先权 法经济学 《破产法(草案)》 中国 
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对1949—1978年中国大陆农业生产效率的实证分析被引量:234
《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38-47,205-206,共12页黄少安 孙圣民 宫明波 
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与中国改革实践"(2004年度;负责人黄少安)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本文运用计量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1949—1978年中国大陆农业生产效率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土地产权制度下,所激励的生产要素投入量不同,从而农业总产出有较大不同;在投入相同的生产要素和政策要素下,农业的产出也有不同...
关键词:农业生产效率 土地产权制度 1978年 实证分析 中国大陆 农业经济增长 生产要素 要素投入量 农业总产值 统计分析 综合比较 统一经营 稳定增长 总产出 所有权 利用率 激励 农民 合作 劳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