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11BSH023)

作品数:15被引量:2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朱其现肖晶陈叶飞王怡陈明锋更多>>
相关机构:贺州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民族文学研究》《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贺州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潇贺古道石刻文化瑶族石刻传说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贺州贺街“宗祠文脉”特色小镇发展路径研究被引量:4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6期61-63,共3页朱其现 
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项目(11BSH023);2015年贺州学院教授资助项目(HZUJS201506)
广西贺州八步区贺街镇被列入中国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建设名录,其建设发展模式代表着传统文化为特色的小镇建设方向。运用创意经济理论,以"宗祠文脉"为核心,大力打造创新文化产品,发展创意文化产业,主打华夏寻根文化之旅、特色创意文化...
关键词:临贺故城 特色小镇 创意产业 
南方的想象:“80后作家”钟欣的小说现场扫描被引量:1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95-98,共4页肖晶 
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项目"从互动到和谐--桂湘粤结合地带民族交往的历史与现实考察"(11BSH023);2015年贺州学院教授资助项目"青年瑶族作家"三杰"与贺州作家群现象研究"(HZUJS201507)
钟欣作为"80后"广西新锐青年作家,他的小说创作具有一种反思的历史观。无论其生活经历、思考方式还是写作姿态,都不可避免地带着个人生存经验的叙事纹理,将人们的文学关注点从文学外部转向文学本身,他的小说为我们打开了一条走向文学本...
关键词:钟欣小说 “80后作家” 对镜映照 南方想象 
立场·困惑·倾听:关于当代贺州诗人的文学想象
《贺州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69-73,共5页肖晶 
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项目(11BSH023);2015年贺州学院教授资助项目(HZUJS201507);2016年度"广西高等教育创优计划"特色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项目(桂教高教[2015]93号)
女性在所处的文化环境中,需要借助外在和内在的力量来完成自我身份认定。而诗人更善于发现自己内心的问题,怀乡情结是诗人对历史文化的自觉介入,并与古今中外的诗歌、文学、文化、生活展开真正的对话和文学想象。贺州当代众多女诗人是...
关键词:贺州诗人 文学立场 精神困惑 内心倾听 文学表达 
留住千年乡愁记忆 建构封阳文化生态——基于“封中”历史文化的考察被引量:1
《贺州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7-10,共4页朱其现 
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项目(11BSH023);贺州学院2015年教授科研启动基金项目(HZUJS201506)
"封阳"是汉武帝于公元前111年设立于岭南通往中原通道上的一个重要郡县,位于封水(今贺江)之旁,其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构建与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中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在新的历史时期,地方政府要建构封阳文化生态,让文化自信与文化自...
关键词:封阳文化 文化生态 发展理念 
余韵飞歌:贺州作家群现象扫描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98-102,共5页肖晶 
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项目"从互动到和谐--桂湘粤结合地带民族交往的历史与现实考察"(11BSH023);2015年贺州学院教授资助项目"青年瑶族作家‘三杰’与贺州作家群现象研究"(2015)
新时期以来,贺州文学出现了可喜的势头,尤其是贺州瑶族文学队伍,已形成老中青梯队整齐、青年瑶族作家成为中坚力量、共同发展的局面。贺州作家群呈现边缘崛起的态势,逐渐跳出小我的圈套,主动体验不同的生存状态和不同的生活情调,自觉追...
关键词:贺州作家群 瑶族作家 边缘崛起 发展态势 异质文化 
南岭瑶族盘王传说的历史变迁与文化寓意——以广西贺州瑶族盘王文化为考察对象被引量:7
《民族文学研究》2015年第3期31-38,共8页肖晶 
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项目"从互动到和谐--桂湘粤结合地带民族交往的历史与现实考察"(项目编号:11BSH023)阶段性成果
以广西贺州为中心的桂湘粤三省交界处,自秦始皇征岭南、开"新道"以来,潇贺古道成为瑶、苗、壮等少数民族与汉族相互交融之地。盘王传说是南岭瑶族信仰的重要内容,主要有创世说、救世说、盘瓠说三种。瑶族盘王信仰经历的变迁,折射出中国...
关键词:盘王传说 盘王 文化寓意 
清代潇贺古道生态文化认同及当代启示——潇贺古道石刻文化系列研究之五被引量:1
《贺州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1-5,共5页朱其现 
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项目(11BSH023);贺州学院教授科研启动基金项目"贺州特色旅游深度开发实证研究--以潇贺古道石刻文化旅游为例"
潇贺古道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传播交流的通道,在古道上至今还保存着清代时期的生态文化石刻,这些石刻集中反映了潇贺古道2000多年来的生态文化的发展脉落,是当代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的历史依据,是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
关键词:潇贺古道 生态文化 石刻研究 
黄姚文明阁《重阳登高联咏碑》与清末碑学书风之窥——潇贺古道石刻文化系列研究之六
《贺州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6-9,共4页陈叶飞 
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项目(11BSH023)
贺州市黄姚古镇作为旅游景区已经名满天下,"文明阁"由于地处古镇外围,却很少有人触及。于文明阁之外,有大小摩崖石刻十余处,其中包括清朝摹刻的唐代大文豪韩愈手迹《鸢飞鱼跃》。该文所涉及的《重阳登高联咏碑》就处于韩昌黎手迹旁边。...
关键词:碑学 清末 书法审美 
走向历史田野:潇贺古道石刻文化的人类学研究——潇贺古道石刻文化系列研究之三被引量:3
《贺州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1-6,共6页朱其现 
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项目(11BSH 023)
潇贺古道又称"新道",以秦始皇攻打岭南、汉武帝统治岭南修建、扩建古道而闻名。古道上,至今保存着自宋代以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历史价值重要、艺术文化水平高的石刻文化遗存,内容涵盖了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军事斗争、民族关系、文...
关键词:潇贺古道 石刻文化 文化人类学 
《金石壮志碑》的书法艺术风格及哲学立场——潇贺古道石刻文化系列研究之四
《贺州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7-10,共4页陈叶飞 
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项目(11BSH 023)
《金石壮志碑》目前存于富川县油沐村迴澜风雨桥桥廊处,碑文作者何廷枢,书写者何文新。文章主要从该碑书法风格的形成以及文章的基本哲学立场出发进行论述,对明末时期潇贺古道上的文艺思潮进行了还原,对于潇贺古道的文化研究具有一定的...
关键词:何廷枢 明末 异体字 阳明学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