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A751011)

作品数:13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陈颖李诠林张畅董慧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牡丹江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神州》更多>>
相关主题:抗日小说日据时期台湾日据时期国共对峙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台湾东北籍作家抗日小说创作概观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140-145,共6页陈颖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0YJA751011);福建师范大学两岸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成果
1949年随国民党政权去台的大陆作家中有一批东北籍作家。他们怀着对故土的挚爱和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创作了一批反映东北抗日活动的小说。这些抗日作品感情真挚、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有浓郁的东北乡土气息,但也夹杂着或多或少的反共情...
关键词:台湾东北籍作家 抗日小说 《大风雪》 《滚滚辽河》 《北大荒风云》 《松花江的浪》 
齐鲁大地抗战历史的两岸叙事比较——以长篇小说《大动乱》和《苦菜花》为例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68-75,共8页陈颖 
作者主持研究的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海峡两岸抗日小说比较研究"(10YJA751011)的阶段性成果
齐鲁大地既是抗战时期较早沦陷且为国共军队活动频繁的抗日主战场之一,又是底蕴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大动乱》和《苦菜花》作为海峡两岸同时期描写这一地域抗战历史的小说作品,其所呈现的政治历史文化审美上的异同显然具...
关键词:海峡两岸 齐鲁大地 抗日小说 《大动乱》 《苦菜花》 
国共对峙年代两岸地下抗日小说管窥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70-76,168-169,共7页陈颖 
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海峡两岸抗日小说比较研究>(项目批准号:10YJA751011)成果之一
地下抗日小说在国共对峙的年代曾经是海峡两岸抗日小说创作的重要题材之一。两岸此类题材小说创作呈现了同中有异、异大于同的总体创作倾向: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大陆作家重在通过艺术夸张塑造传奇英雄,台湾作家偏于以写实的手法叙写英雄...
关键词:地下抗日小说 台湾地区 大陆 传奇 写实 言志 言情 
人性:遮蔽中绽放与迷惘中希求——东北作家群与台湾东北作家抗日小说比较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77-86,169,共10页董慧 
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海峡两岸抗日小说比较研究>(编号:10YJA751011);2014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台湾文学中的东北书写>(编号:14E101)
东北作家群与台湾东北作家1在描写抗日题材小说时都关注了人性。前者是在"家国叙事"、"民族大义"的夹缝中悄然绽放;后者则在"家国沦丧"、"怀乡迷惘"中苦苦希求。二者之间呈现了四个方面的不同:对于本能的求生原欲,是忍受中坚定和流亡中...
关键词:人性 东北作家群 台湾东北作家 抗日小说 求生欲 复仇欲 感恩情怀 爱情 
论台湾“新世代”作家的抗日小说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127-131,共5页陈颖 
作者主持的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海峡两岸抗日小说比较研究>(项目批准号:10YJA751011);2009年度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09B132)阶段研究成果之一
20世纪50、60年代出生的台湾"新世代"作家创作的抗日小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相较于老一辈本土作家,"新世代"作家的抗日小说不再局限于"日据"台湾题材,而涉猎到大陆的抗日战争和南太平洋战争。而与大陆去台作家相比,"新世代"作家的抗日...
关键词:台湾地区 “新世代”作家 抗日小说 
管窥国共对峙时代海峡两岸抗日小说——以《大江风雷》和《狼烟》为阐述对象被引量:1
《东南学术》2013年第1期195-202,共8页陈颖 
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海峡两岸抗日小说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0YJA751011);2009年度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09B132)
上世纪50至80年代是海峡两岸严重对峙时期,期间两岸作家各创作有若干以大陆八年抗战为题材的小说,这些作品基于各自的政治立场和文学观念,对同一历史题材作出了大相径庭的政治评判和审美表现,但两者间也有文化传统和民族风格的内在同一...
关键词:国共对峙 抗日小说 《大江风雷》 《狼烟》 
台湾抗日小说的一道奇异景观——台籍原日本兵的南洋战争见证叙事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95-101,共7页陈颖 
作者主持的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海峡两岸抗日小说比较研究>(项目批准号:10YJA751011);2009年度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海峡两岸抗日小说比较研究>(项目编号:2009B132)的阶段研究成果之一
台湾青少年在"二战"中被"志愿"到南太平洋参战是一段苦难的历史,台湾抗日小说中的《猎女犯》和《少年上战场》等见证了这段历史。作者以当事人的身份见证叙事了战争对台湾人民肉体和精神的无辜伤害、战争给殖民地人民带来的苦难,并由此...
关键词:台湾抗日小说 南太平洋战争 《猎女犯》 《少年上战场》 见证叙事 
论海峡两岸乡土抗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80-88,94,共10页张畅 
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海峡两岸抗日小说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0YJA751011);2009年度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09B132)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战时大陆和日据时期台湾的乡土抗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不同社会历史环境下两岸人民所共同遭遇的反侵略求自由的历史命运和生活图景,各具鲜明的特色。本文通过对农民、知识分子、女性这三种形象塑造的分析,力图呈现出两岸乡土抗日小...
关键词:农民形象 知识分子形象 女性形象 乡土抗日小说 大陆 台湾 
多种语言形态下的台湾日据时期通俗小说创作被引量:1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9-15,共7页李诠林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0YJA751011);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9B132)
日据时期台湾通俗小说的创作语言表现为汉语文言、中文白话和日语等不同的语言形态。这些通俗小说侧重于婚姻、爱情、家庭、伦理等社会问题层面现象的揭示与描绘,较少正面附和或反抗殖民当局的时局政策。其中,文言通俗小说传承传统文化...
关键词:台湾通俗小说 日据时期 炎黄文化本质 
台湾日据时期现代文学期刊:对抗与规训的纠葛
《台湾研究集刊》2011年第6期75-83,共9页李诠林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海峡两岸抗日小说比较研究"(10YJA751011);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海峡两岸抗日小说比较研究"(2009B132)
在日据时期台湾现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文学期刊为台湾作家提供了发表园地,对台湾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媒体是文学的外围,是文学传播的重要环节,可以将其作为日据时期台湾现代文学的文化背景来解读。在此时期,进步媒体传播...
关键词:台湾 日据时期 文学期刊 现代文学史 媒体抗争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