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09GR-01)

作品数:4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刘颖悟陈向兵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深圳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艺术评论》《中国油画》《美术大观》《美术》更多>>
相关主题:油画油画创作艺术展当代油画后世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广东油画创作图式形式语言概述——以1949-1976广东油画为例
《中国油画》2015年第1期75-76,共2页刘颖悟 李诗涵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1949-1976年期间新中国时期广东油画创作状况研究》(编号09GR-01,2010年)的研究成果之一
人类艺术活动从生活中诞生,在几千年的文明中,艺术形式的产生与演变都无法从时代精神、政治诉求及人们的审美中脱离出来,这也是决定油画艺术形式语言的几种重要因素,无法与之分离。胡适先生曾经说过"是什么时代的人说什么时代的话"(...
关键词:形式语言 油画创作 广东 图式 艺术活动 时代精神 艺术形式 政治诉求 
1949—1976年广东油画创作对后世的影响——以第四、五届广东当代油画艺术展为例被引量:1
《美术大观》2015年第1期82-83,共2页李诗涵 刘颖悟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1949-1976年期间新中国时期广东油画创作状况研究"(编号09GR-01;2010年)的研究成果之一
油画创作中的图示形式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与前人作品中的图式形式有着传承关系。1949—1976年是广东油画创作的特殊阶段。本文从艺术手法、形式构成上分析这一时期的油画创作对之后广东地区油画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油画 写实 表现 图式形式 
现代性话语与广东油画的写实性图像生产--以1949年至1976年广东油画为例
《美术》2014年第1期113-116,共4页刘颖悟 陈向兵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1949-1976年期间新中国时期广东油画创作状况研究研究》(编号09GR-01,2010年)的研究成果之一
如何能够准确理解新中国1949年至1976年的艺术变革,其中,似乎应更多地关注到文化与政治的关系问题,并置于艺术、制度与观念的演进中去把握,才能有效地呈现这一时期“文艺转向”中所蕴含的“现代性”转向的意义。
关键词:1949年 现代性话语 写实性 油画 广东 图像 艺术变革 “现代性” 
艺术与政治的变奏--1949--1976年广东油画创作研究
《艺术评论》2013年第8期122-125,共4页陈向兵 刘颖悟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1949-1976年期间新中国时期广东油画创作状况研究》(编号09GR-01,2010年)的研究成果
学术界关于中国现代性问题的论述,已成为各个领域讨论中国问题的热点,就艺术视角来说,政治现代性的兴起、发展与成熟而导致的不同艺术形态的生成,具有更加突出的研究意义。在中国,“现代性话题应是全面质疑现代世界体系的方式,也...
关键词:政治现代性 艺术视角 创作研究 油画 广东 “中国问题” 现代性问题 变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