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LWR12002018)

作品数:14被引量:203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杨勤科李锐穆兴民高鹏陈国建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黄河上中游管理局更多>>
相关期刊:《资源开发与市场》《现代测绘》《水土保持通报》《亚热带水土保持》更多>>
相关主题:水土保持入渗土壤侵蚀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地区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区域水土流失植被因子的遥感提取被引量:17
《水土保持研究》2006年第5期267-268,271,共3页杨勤科 罗万勤 马宏斌 梁伟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要方向项目: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区域环境效应研究;合同号:KZCX3-SW-421;中澳合作项目-黄土高原植被恢复重建设水环境效应研究;合同号LWR1/2002/018
NDVI是区域土壤侵蚀评价的最佳植被因子。基于遥感影像TM数据提取了NDVI值并将其与土地利用信息同时集成于土壤侵蚀图的每个图斑,建立了包含多种因子的空间数据库。通过每个图斑林草地面积百分比和NDVI值的统计分析,建立了NDVI与植被盖...
关键词:植被指数 NDVI 区域水土流失 遥感 
区域水土流失研究的科学体系被引量:8
《水土保持研究》2006年第5期11-13,共3页杨勤科 李锐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要方向项目: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区域环境效应研究;合同号:KZCX3-SW-421;中澳合作项目-黄土高原植被恢复重建设水环境效应研究;合同号:LWR1/2002/018
区域水土流失研究是土壤侵蚀水土保持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综述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从研究对象、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等方面,对区域水土流失研究的学科体系进行了讨论。最后提出了区域水土流失研究的重点问题,包括:区域水土流失及...
关键词:土壤侵蚀 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 区域 
区域水土流失过程及其定量描述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2
《亚热带水土保持》2006年第2期20-23,31,共5页杨勤科 李锐 徐涛 姚志红 催琰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要方向项目: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区域环境效应研究;合同号:KZCX3-SW-421;黄河水利委员会项目:区域水土流失模型试验研究;合同号:2004SZ01-04
水土流失是一个多时空尺度,空间尺度包括坡面、小流域和区域等层次。不同尺度具有不同的主导性过程。区域尺度水土流失过程包括了产流产沙过程,水沙物质汇集和传输过程,水土流失治理过程三个子过程,基于已有坡面、小流域和区域水土流失...
关键词:区域 土壤侵蚀 水土流失 定量评价 侵蚀模型 
降雨强度对黄土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入渗影响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9
《水土保持通报》2006年第3期1-5,共5页高鹏 穆兴民 刘普灵 辛小桂 
中国科学院创新方向项目"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区域环境效应研究";中澳合作研究项目(LWR1/2002/018);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KZCX1-06-2-5)
降水入渗规律的研究可为流域水文过程的预测和评价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通过野外人工模拟降雨的试验方法,研究了短历时暴雨条件下,不同降雨强度对林灌地、封禁草灌地以及裸露农地3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入渗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
关键词:雨强 土地利用类型 降雨入渗 模型 
基于组件MapObjects专题数据编辑模块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1
《现代测绘》2006年第3期13-16,共4页邓仕虎 谢元礼 杨勤科 吴喆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要方向项目: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区域环境效应研究(KZCX3SW421)
专题数据编辑模块是应用型GIS系统的必备功能。本文在分析MapObjects在专题数据编辑方面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MapObjects专题数据编辑模块的设计方法,并给出了VB+MO在胜利采油厂管网信息系统(SCGIS)中专题数据编辑的具体实现方法。
关键词:MAPOBJECTS 编辑模块 应用型GIS系统 
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水分入渗的对比试验被引量:19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5年第4期27-31,共5页高鹏 穆兴民 
中国科学院创新方向项目"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区域环境效应研究"中澳合作研究项目(LWR1/2002/018)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试验示范研究"(KZCX1-06-2-5)
为更好地掌握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水分入渗性能,采用双环法和人工降雨法,分别对陕西省延安市燕沟流域林地、草地、农地3种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水分入渗过程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双环法能较好的反映水向土中的入渗过...
关键词:双环法 人工降雨法 入渗 土地利用 黄土丘陵区 
基于DEM的地形湿度指数及其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52
《地理科学进展》2005年第6期116-123,共8页张彩霞 杨勤科 李锐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要方向项目"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区域环境效应研究"(KZXCX3-SW-421)。
地形湿度指数以数字高程模型(DEM)为基础,综合考虑了地形和土壤特性对土壤水分分布的影响,在流域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应用价值。根据对汇流面积时空变化的分析,地形湿度指数可分为静态、半动态和动态地形湿度指数...
关键词:地形湿度指数 土壤水分空间分布 DEM 尺度转换 黄土高原 
水土保持对偏关河径流和泥沙的影响分析被引量:7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5年第2期10-14,共5页王飞 穆兴民 张晓萍 李锐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方向项目"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区域环境效应研究"(KZCX3SW421);中澳合作项目"植被恢复对区域水资源影响评价研究"(ACIARProject;LWR1/2002/018);欧盟项目"农业生态系统管理与城乡可持续发展"(SUSDEVCHINA;ICA4200110182);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
偏关河流域水土保持面积从1959年的1万1593hm2增加到1996年的5万5338hm2,占流域面积的28.90%。年径流量、常水径流量与年份和各类水土保持措施之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年径流量与年降水量、汛期降水量和有效降水量,均呈显著正相关,而常...
关键词:水土保持措施 有效降水量 汛期降水量 年降水量 年径流量 1996年 小型蒸发器 负相关 流域面积 泥沙变化 年输沙量 河流域 正相关 水流量 蒸发量 量变 洪水 
水土保持对区域植被演替的影响——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被引量:10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5年第1期32-37,共6页温仲明 杨勤科 焦峰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区域环境效应研究"(KZCX3 SW 4 2 1)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项目"陕北黄土高原退化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评价研究"(B2 2 0 12 90 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半干旱黄土丘陵区植被自然恢复与
在综述已有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实地调查 ,初步分析了水土保持对植被演替影响的主要方式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 (工程措施、人工恢复植被、水土保持生态自我修复 )对植被演替所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 ,水土保持生态自我修复下的植被演替趋向...
关键词:水土保持 植被演替 生态自我修复 黄土高原地区 纯林 人工恢复 演替过程 区域 逆向发展 影响 
坡面薄层水流侵蚀试验研究及土壤抗冲性评价被引量:24
《泥沙研究》2004年第6期22-26,共5页雷俊山 杨勤科 
中科院知识创新重要方向项目"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区域环境效应研究"(KZCX3_SW_42 1)
通过室内冲刷试验 ,研究了坡面薄层水流的水力学参数特征及产沙变化 ,结果表明 ,粒径的雷诺数和弗汝得数都随放水流量而增大 ,但其流型和流态仍保持不变。径流流速 ,产沙率均随着流量的增大而呈幂函数增大 ,阻力系数则随着雷诺数的增大...
关键词:土壤抗冲性 径流剪切力 临界剪切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