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3B116)

作品数:7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庄恒恺祁开龙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工程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黑龙江史志》《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宜春学院学报》《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民间信仰科举崇拜陈靖姑《夷坚志》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简论汪毅夫先生闽台妇女史研究的成果与特色被引量:1
《黑龙江史志》2014年第17期200-201,共2页庄恒恺 
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福建地方文献整理与研究"(编号2013B116)阶段性成果
以汪毅夫先生所著《闽台妇女史研究》为中心,考察其闽台妇女史研究的成果,分析汪先生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特色:独特的研究视角、占有丰富史料、展现人文关怀。
关键词:汪毅夫 妇女史 福建 台湾 
由巫至神转变之灵验传说与美德故事的特点——以妈祖和陈靖姑为中心被引量:1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18-22,共5页庄恒恺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3B116)
在福建历史上,演变为祠神的巫觋为数不少,妈祖和陈靖姑是其中著名者。由巫至神之路,也是信民造神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灵验传说和美德故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灵验传说的主要特点有:满足信众需要、神明功能多样、实现本土化。美德故事...
关键词:灵验传说 美德故事 妈祖 陈靖姑 
从《畏庐琐记》看民间信仰的世俗化特点——以东岳崇拜和士子祈神为例被引量:1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41-45,共5页庄恒恺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福建地方文献整理与研究"(2013B116)的阶段性成果
林纾的笔记集《畏庐琐记》,反映了包括民间信仰在内的社会百态。文章以《畏庐琐记》所载之旗人东岳崇拜和士子祈神等民间信仰现象为例,利用方志、笔记等地方文献,分析民间信仰的世俗化特点,指出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方面,特定人群有自身...
关键词:林纾 《畏庐琐记》 民间信仰 世俗化 东岳 科举 
论唐末五代南方士人群体的奢侈之风被引量:1
《龙岩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78-83,共6页祁开龙 
福建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福建地方文献整理与研究"(2013B116)
唐末五代虽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乱世之一,但这一时期的南方士人群体的境遇较好,心态与北方士人相比也不同。他们与王权保持着一种疏离的状态,内心深处眷恋盛唐时期的繁荣,行事上讲究物质享受,标新立异,人情放荡,风雅不羁。唐末五代士人...
关键词:唐末五代 士人 士风 奢侈 
从淳熙《三山志》看唐宋福建民间信仰的若干特点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37-39,共3页庄恒恺 
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2013B116)
唐宋时期,福建出现了造神高潮。作为现存最早的福建方志之一,淳熙《三山志》对唐宋民间信仰现象有所记录。通过分析梳理有关记载,可以看出唐宋福建民间信仰的四个特点:外地神明传入、本地神明产生、制度化宗教与民间信仰的融合、官方的...
关键词:《三山志》 民间信仰 福建   
从地方文献看制度化宗教与民间信仰的融合——以福建地区佛教俗神崇拜为中心
《宜春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5-8,共4页庄恒恺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13B116)
制度化的宗教(如佛、道教)与非制度化的民间信仰之间,既有区别,又有密切关系。通过梳理方志、笔记小说等福建地方文献,考察清水祖师等福建地区佛教俗神的崇拜情况,说明制度化宗教与民间信仰融合的三种形式:其一,僧人是神明的重要来源;其...
关键词:制度化宗教 地方文献 福建 民间信仰 佛教 
从福建科举灵验传说看民间信仰的道德取向——以《夷坚志》为中心被引量:1
《教育与考试》2014年第2期51-53,共3页庄恒恺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福建地方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013B116)的阶段性成果
科举考试的激烈竞争,特别是考试过程的不确定性,产生了若干与考试相关的民间信仰行为,科举灵验传说即是其表现之一。以宋人洪迈《夷坚志》为中心,考察了福建科举灵验传说。这些传说大致包含两方面的因素,其一为因果报应,表现在不贪钱财...
关键词:科举 灵验传说 民间信仰 福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