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2006JJDGAT002)

作品数:7被引量:4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吴春明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闽台文化研究》《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方文物》《台湾研究集刊》更多>>
相关主题:台湾原住民民族考古文化史文化史意义交通工具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社会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岛夷卉服”、“织绩木皮”的民族考古新证被引量:8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71-77,93,共8页吴春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6年度重大项目"台湾原住民研究"(2006JJDGAT002)
在汉文史籍中屡见的"岛夷卉服"、"织绩木皮"等奇特的服饰现象,反映了古代华夏、汉人话语中的"南蛮"或越、濮系土著的树皮布文化,与中原华夏的"衣冠"文化截然不同。在民族志上,台湾阿美族、云南傣族、海南黎族、越南Bru-Van Kieu人及太...
关键词:岛夷卉服 织绩木皮 树皮布文化 
台湾原住民始祖创生神话的文化史意义被引量:5
《闽台文化研究》2009年第4期11-19,共9页彭维斌 周翠蓉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6年度重大项目"台湾原住民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06JJDGAT002)
大抵说来,台湾原住民的始祖创生神话与图腾崇拜有密切的关系,从粪、土灶、陶釜、大地、岩石等无生物到茅草、葫芦、花、虫、卵、蛇等动植物,都是台湾各族群先民始祖诞生的本体,其中不少是他们崇拜的图腾。这些与中国大陆东南史前民族及...
关键词:台湾原住民 始祖创生神话 图腾崇拜 多样性 
跨文化视野下台湾原住民的族群认知与“族称”被引量:2
《台湾研究集刊》2009年第4期55-67,共13页吴春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6年度重大项目(2006JJDGAT002)
台湾原住民的"族称"演变,是两千年来以"汉番(原汉)"关系为主轴的跨文化互动与认知的反映。由于台湾原住民缺乏本民族自身的文献历史,族群历史的被动记忆保留在异文化的文本中,从汉唐宋明时期"化外"接触中的"夷"、"番",清代"理番教化"中...
关键词:台湾原住民 跨文化认知 族称 
台湾阿美族的“织树为布”工艺及其文化史意义被引量:1
《广西民族研究》2009年第3期145-157,共13页吴春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台湾原住民研究"(2006JJDGAT002)资助
无纺树皮文化起源、发展的中心在华南、东南亚至太平洋群岛,是百越先民和南岛语族共同的文化遗产。亚太土著民族志丰富的土著文化遗存,不仅为认识人类服饰全史提供了新的视角,而且为认识华南、东南亚、太平洋土著民族史及文化史,提供了...
关键词:织树为布 工艺 文化史 
台湾原住民始祖神话的文化史线索被引量:5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85-92,共8页吴春明 彭维斌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6年度重大项目“台湾原住民研究”(2006JJDGAT002)
台湾原住民各族群的始祖神话十分丰富,从岛外的大陆、海洋起源,到岛内的山地、洞穴、平原起源,并伴随着石头、树木、竹林、葫芦、蛇、虫等图腾,是族群历史模糊化的集体记忆与万物有灵的原住宗教心理糅合的产物。各族群的始祖神话有一定...
关键词:台湾原住民 始祖神话 民族起源 
异文化视野下的台湾原住民“统称”被引量:3
《广西民族研究》2008年第4期124-130,共7页吴春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6年度重大项目"台湾原住民研究"(2006JJDGAT002)课题成果
本文梳理在异文化视野下台湾原住民"统称"的演变及存在的问题。历史上,台湾原住民被统称为"夷"、"番(蕃)"及"高砂(山)族"等,是外部世界、尤其是汉文化对于台湾原住民各族群缺乏深刻认知的背景下,附加于内涵复杂、文化多样的台湾原住民...
关键词:异文化 台湾原住民 统称 
中国东南与太平洋的史前交通工具被引量:17
《南方文物》2008年第2期93-93,53,共1页吴春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6年度重大项目"台湾原住民研究"(2006JJDGAT002)课题成果
本文也是一篇物质文化史的民族考古重建,鉴于考古发现自数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开始,百越先民就已经开始了频繁的近海及远洋航行实践,但学界对于史前航海所需的稳定、牢固的舟船及持续的动力却有争议。作者依据夏威夷考察所见边架艇独木...
关键词:交通工具 东南沿海 太平洋 史前 新石器时代 中国 民族考古 形态结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