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CFX053)

作品数:20被引量:2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邦铺刘奕徐庆忠谢重阳韩月更多>>
相关机构:西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民族学刊》《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前沿》《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彝族习惯法民间调解凉山彝族调解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历史地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传统与现代的良性互动:彝族多元化纠纷调解机制的创新
《民间法》2016年第1期292-301,共10页张邦铺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犯罪防控研究中心项目“法治视野下的凉山彝族习惯法及其纠纷解决机制研究”(项目编号:FZFK15-01);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科研项目“法治视野下的凉山彝族习惯法及调解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6SA0045);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彝族民间调解制度研究”(项目编号:11CFX053)
凉山彝族地区千百年来都把民间调解作为定分止争的一种主要手段,不仅有完整的习惯法规范,还有专业的民间调解人。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法院针对彝区实际情况,整合民间调解资源,积极探索调解机制,逐步形成了'特邀人民陪审员制度'调解新模...
关键词:彝族 多元化 调解 特邀人民陪审员 德古 习惯法 
“法官+德古”“国家法+习惯法”调解模式——彝族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创新与实践
《中国审判》2015年第22期39-42,共4页张邦铺 
作者主持的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犯罪防控研究中心项目"法治视野下的凉山彝族习惯法及其纠纷解决机制研究"(项目编号:FZFK15-01);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科研项目"法治视野下的凉山彝族习惯法及调解机制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彝族民间调解制度研究"(项目编号:11CFX053)的成果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法院整合民间调解资源,积极探索和开展民族地区多元化纠纷调解机制。
关键词: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凉山彝族自治州 民间调解 习惯法 国家法 实践 创新 德古 
论彝族“德古”文化的意义及其规制被引量:3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142-148,共7页张邦铺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彝族民间调解制度研究"(编号:11CFX053);四川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层司法能力研究中心重点项目"彝族习惯法司法适用研究"(编号:JCSF2013-01);西华大学重点科研基金项目"彝族法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以四川凉山为例"(编号:ZW1220701)的阶段性成果
彝族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习惯法和纠纷解决机制。在今天的凉山彝族地区,既由于传统的根深蒂固,也是由于人们现实的需要,"德古"调解依然是彝族群众解决纠纷最主要的方式。探讨如何利用"德古"这一传统文化资源,将其传统的法律...
关键词:彝族 德古 民间调解 规制 
论凉山彝区法院民事调解工作的优化——以聘“德古”为特邀人民陪审员为契入点被引量:3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82-87,共6页张邦铺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彝族民间调解制度研究"(项目编号:11CFX053);四川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层司法能力研究中心重点项目"彝族习惯法司法适用研究"(项目编号:JCSF2013-01)
基于凉山彝族地区"德古"调解的既有传统及优点,凉山州两级法院经过实践探索,建立了特邀人民陪审员制度,即通过将"德古"聘为特邀人民陪审员,充分发挥"德古"调解的作用,从而使之更好地优化法院民事调解工作。但这一制度在实践中还存在一...
关键词:凉山彝族 “德古”调解 民事调解 特邀人民陪审员 
彝族传统纠纷解决机制在现代社会的境遇被引量:1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14年第1期138-150,共13页张邦铺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彝族民间调解制度研究”(项目编号:11CFX053);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层司法能力研究中心重点项目“彝族习惯法司法使用研究”(项目编号:JCSF2013-01);西华大学重点科研基金项目“彝族法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以四川凉山为例”(项目编号:ZW1220701)阶段成果
以凉山彝族的传统纠纷解决机制在现实社会中的境遇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调查,从微观迈向宏观、从特别中看到一般,反思彝族传统纠纷解决机制在现代社会中的境遇。并从正在实际运作的习惯规则、纠纷解决程序、纠纷解决角色等角度来进行研究...
关键词:彝族 传统纠纷解决机制 德古 习惯法 
冲突与整合:彝族民间调解在现代社会的困境被引量:1
《民间法》2014年第1期265-281,共17页张邦铺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彝族民间调解制度研究》(项目编号:11CFX053);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层司法能力研究中心重点项目《彝族习惯法司法适用研究》(项目编号:JCSF2013-01);西华大学重点科研基金项目《彝族法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以四川凉山为例》(项目编号:ZW1220701)阶段性成果
以凉山彝族民间调解在现实社会中的境遇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调查、从微观迈向宏观、从特别中看到一般,反思彝族民间调解在现代社会的境遇。并经由对于正在实际运作的习惯规则、纠纷解决程序、纠纷解决角色等角度来进行研究,揭示彝族民...
关键词:彝族 民间调解 德古 习惯法 
彝族法文化的现代化路径被引量:1
《中华文化论坛》2013年第5期155-160,共6页张邦铺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彝族民间调解制度研究>(项目号:11CFX05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彝族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研究--基于四川凉山彝族地区的实证分析>(项目号:10XJC820010);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地项目<四川少数民族地区法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以彝族为例>(项目号:SC12E031);西华大学重点科研基金项目<彝族法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以四川凉山为例>(项目号:ZW1220701)的成果
彝族在灿烂的历史长河中沉淀了许多优秀独特的法文化。彝族法文化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与功能,对我国法治有着深刻的影响。但彝族法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同时也有与国家法不相协调的内容。本文探讨了如何实现彝族法文化与国...
关键词:彝族 法文化 现代化 路径 
关于凉山彝族“死给”现象的法社会学思考被引量:2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114-117,共4页张邦铺 刘奕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彝族民间调解制度研究"(11CFX05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彝族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研究--基于四川凉山彝族地区的实证分析"(10XJC820010);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地项目"四川少数民族地区法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以彝族为例"(SC12E031);西华大学重点科研基金项目"彝族法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以四川凉山为例"(ZW1220701)
在凉山彝族地区,改革开放以后,法治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但由于其特殊的历史背景与传统文化,与其他地区相比,很多法治方面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流传于彝族民间的习惯法就是例子,它在凉山彝区地区直到今天都发挥着重要的秩序功能。通过对凉...
关键词:彝族 习惯法 死给 德古 
论彝族新型“德古”调解——以小凉山彝区“德古”调解为例被引量:4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3年第1期70-75,共6页张邦铺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彝族民间调解制度研究>(项目批准号:11CFX05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彝族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研究--基于四川凉山彝族地区的实证分析>(项目批准号:10XJC820010)的阶段性成果
创新纠纷化解和社会管理机制,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为了进一步发挥人民调解在化解社会矛盾,创新社会管理机制中的积极作用,小凉山峨边经过不断摸索和实践,逐步走出了一条符合当地实际,具有当地特色的"彝区德古调解"之路。新型...
关键词:彝族 新型 德古 调解 
论德古民间调解的作用及完善被引量:1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年第35期247-248,共2页苟聃 张邦铺 韩月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彝族民间调解制度研究>(项目编号:11CFX05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彝族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研究--基于四川凉山彝族地区的实证分析>(项目批准号:10XJC820010);西华大学2012年"西华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批准立项项目资助
彝族传统社会的纠纷是通过德古调解而解决的,它是一种非诉讼的调解模式。德古调解具有鲜明民族地方特色,成为了很多彝族同胞遇到纠纷矛盾时的重要选择,德古在化解民间纠纷、维护邻里和睦关系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通过田野调查对德古在...
关键词:德古 彝族习惯法民间调解 多元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