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科技攻关项目(05YFGDSF02300)

作品数:6被引量:7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石学敏熊杰樊小农申鹏飞李军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天津市针灸研究所天津市中医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天津中医药》《江苏中医药》《上海针灸杂志》《上海中医药杂志》更多>>
相关主题:针刺治疗经穴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脑梗死恢复期随机对照试验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经穴特异性研究的思考与展望被引量:11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63-64,共2页张海涛 樊小农 石学敏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2006CB504504;2010CB530500);天津市科技攻关重大科技项目(05YFGDSF02300)
经穴特异性是针灸取效的关键和针灸学传承和发展的基础。目前对经穴特异性的研究,多集中在组织结构、生物物理、反映病理、疗效等方面,学者们试图通过寻找经穴与非穴或另一经穴在这些方面的差异,来阐述经穴特异性的存在。由于针灸学自...
关键词:经穴 经穴特异性 思考 展望 
穴位及针刺持续时间对针刺效应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6
《天津中医药》2010年第2期118-120,共3页张亚男 杨沙 樊小农 王舒 石学敏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No.2006CB504500);天津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043609811);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项目(20030113);天津市科技攻关重大科技项目(05YFGDSF02300)
[目的]了解穴位和不同针刺持续时间对针刺效应的影响。[方法]参照Zea-Longa线拴法复制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在相同的刺激频率(60次/s),分别用短、中、长(5、60、180s)不同的针刺时间干预水沟穴和非穴,用Zausinger六分法评测针刺后7...
关键词:经穴 特异性 针刺 手法 针刺时间 行为学 脑梗死 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 
针刺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神经功能评估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27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8年第11期33-36,共4页杨志新 卞金玲 许军峰 申鹏飞 熊杰 郭家奎 张智龙 李军 石学敏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06CB504504);天津市科技攻关重大科技项目(05YFGDSF02300)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234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醒脑开窍针刺组(醒脑组)和传统针刺组(传统组)。醒脑组116例接受醒脑开窍针刺和常规基础治疗,传统组118例接受传统针刺和常规基础治疗。治疗4周后,...
关键词:脑梗死恢复期 醒脑开窍针法 随机对照试验 神经功能评估 
针刺治疗脑梗死恢复期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中医证候疗效评价的报告被引量:9
《上海针灸杂志》2008年第8期3-6,共4页杨志新 卞金玲 许军峰 申鹏飞 熊杰 郭家奎 张智龙 李军 石学敏 
国家973项目(2006CB504504);天津市科技攻关重大科技项目(05YFGDSF02300)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天津市600例脑梗死患者以病程分层随机,恢复期234例,以SAS编码,随机分配到醒脑开窍针刺组和传统针刺组(简称醒脑组和传统组)。醒脑组116例,接受醒...
关键词:脑梗死 针灸疗法 中医证候 结果评价 随机对照试验 多中心研究 
针刺治疗急性脑梗死超早期的动态疗效观察被引量:6
《武警医学院学报》2008年第7期561-564,共4页熊杰 魏茂提 杜元灏 石学敏 
天津市科技攻关项目(05YFGDSF02300)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超早期介入针刺治疗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观察。【方法】60例急性脑梗死超早期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常规西药组、针刺+西药常规组,每组30例。分别观察治疗后7、14、21 d患者神经功能功能缺损及临床疗效的动态...
关键词:针刺 急性脑梗死 临床治疗 
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遗症期89例临床观察被引量:3
《江苏中医药》2008年第4期56-57,共2页宁丽娜 熊杰 魏茂提 石学敏 
天津市科技攻关项目(编号:05YFGDSF02300)
目的:探讨不同针刺方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遗症期患者的近期、远期疗效。方法:178例缺血性中风后遗症期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对照组各89例,分别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和传统针刺法治疗,1次/d,治疗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及6个...
关键词:缺血性中风后遗症 针刺疗法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生活质量评分 牛津残障评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