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11JDSZK030)

作品数:3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刘树宏汤洁刘然孙英更多>>
相关机构:中央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京教育(德育)》《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道德案例教学法律基础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事例教学法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论事例教学法在“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运用被引量:1
《北京教育(德育)》2014年第11期46-49,共4页刘树宏 汤洁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专项任务项目"大学生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有机结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1JDSZK030)的阶段成果
"事例教学法"不同于"案例教学法",是指运用事例辅助理论教学的方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运用这种教学法,主要有两种具体方法和功效:以事例导入新课,能够增强理论教学的现实针对性;采用"以理论为经、事例为纬"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事例教学 案例教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交往实践和制度文明: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有机结合的理论根基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135-138,共4页刘然 
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1JDSZK030)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要求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的有机结合。两者有机结合的根本理论依据是人类的交往实践和制度文明,直接理论依据是道德和法律的辩证关系。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在高校的基本依托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
关键词:交往实践 制度文明 道德 法律 道德教育 法律教育 
道德与法律概念辨析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39-41,共3页孙英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项目编号:11JDSZK030)
道德和法律作为调整和维护社会秩序的基本手段,都是社会制定的行为规范,它们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并且都具有强制性。二者的区别在于是否具有权力强制。道德规范具有非必须性、低强制性,是非权力规范;法律规范具有必须性、高强制性,是权...
关键词:道德 法律 强制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