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DEA070059)

作品数:6被引量: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陆韵俞晓婷傅建明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师范大学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思想理论教育》《教育与教学研究》《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中国教育学刊》更多>>
相关主题:童谣渗透性德育渗透性德育体系美术课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小学校园诚信文化构建与教师行为选择被引量:2
《中国教育学刊》2012年第1期48-51,共4页傅建明 俞晓婷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7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基于‘校园歌谣’的小学生诚信教育研究"(项目编号:DEA070059)研究成果
诚信文化建设是我国现时代的重要命题。目前小学校园中安全感、归属感和公正感普遍缺失,严重影响校园诚信文化的品质。教师作为道德观念的"形象代言人"、学校生活的引导者和小学生的"重要他人",其行为选择直接决定着小学校园诚信文化构...
关键词:诚信文化 教师行为选择 小学校园生活 
诵童谣、画童画——美术课中的德育渗透
《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2011年第10期123-125,共3页陆韵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7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基于校园歌谣的小学生诚信教育研究"(课题编号:DEA070059)的研究成果之一
童谣能够外化为美的形象,又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实质,激发自由想象,是美术教学渗透德育的一种媒介。基于童谣的美术课德育渗透模式,是以童谣为载体,在悟童谣、画童画、品童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道德教育的操作模式。具体操作程序包括:...
关键词:美术教育 德育渗透 童谣 
基于童谣的美术课德育渗透模式研究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年第6期116-118,共3页陆韵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7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基于校园歌谣的小学生诚信教育研究"(DEA070059)
童谣能够外化为美的形象,又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实质,激发自由想象,是美术教学渗透德育的一种媒介。基于童谣的美术课德育渗透模式,是以童谣为载体,在悟童谣、画童画、品童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道德教育的操作模式。具体操作程序包括:...
关键词:美术教育 德育渗透 童谣 
基于童谣的小学渗透性德育体系被引量:2
《小学德育》2010年第19期12-14,45,共4页陆韵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7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DEA070059)“基于校园歌谣的小学生诚信教育研究”
童谣蕴意丰富,具有多样化、生活化、启迪化的特征,为渗透性德育的开展提供了可能性与必要性。基于童谣的小学渗透性德育,是发挥童谣中的德育因素,将其融入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环境创设,让学生在童谣氛围中潜移默化地进行道德认知,养成...
关键词:童谣 渗透性德育 德育体系 
基于童谣的小学渗透性德育体系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308-310,共3页陆韵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7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基于校园歌谣的小学生诚信教育研究”(DEA070059)研究成果.
基于童谣的小学渗透性德育,是发挥童谣中的德育因素,将其融入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环境创设,让学生在童谣氛围中潜移默化地进行道德认知,养成道德行为。其具体策略包括:通过选择合适童谣寻找德育渗透点,通过丰富童谣形式优化德育...
关键词:童谣 渗透性德育 小学德育 德育体系 
基于童谣的小学生诚信教育体系被引量:1
《思想理论教育》2009年第4期17-21,共5页俞晓婷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7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基于‘校园歌谣'的小学生诚信教育研究"(课题编号DEA070059)的研究成果之一
在对小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时,我们通常习惯于用讲诚信故事、说理等方式,来阐明诚信是一种有利于人际和谐与社会稳定的优良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指出诚信行为的崇高性,或指出不诚信将会有哪些后果。笔者认为,这种诚信教育方式...
关键词:诚信教育体系 小学生 童谣 传统美德 优良品质 社会稳定 人际和谐 中华民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