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00690)

作品数:11被引量:86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刘胜群宋凤斌朱先灿齐晓宁王洋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长春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华北农学报》《土壤与作物》更多>>
相关主题:玉米倒伏春玉米宽窄行节间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春玉米节根抗拉能力对耕作措施的响应被引量:4
《土壤与作物》2019年第3期288-292,共5页刘胜群 佟殿文 庄文君 宋凤斌 杨小琴 李向楠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3006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00690)
玉米根系数量和抗拉性能与其倒伏抗性密切相关。本文采用大区试验,比较了垄作中耕和平作免耕条件下郑单958和先玉335的单株节根数量、较高茎节上节根数量以及节根的最大拉力和抗拉强度。结果显示,与平作条件下相比,两品种的单株玉米节...
关键词:拉力 抗拉强度 玉米 垄作 平作 
春玉米拔节孕穗期倒伏发生特点及内在成因分析被引量:2
《土壤与作物》2018年第2期184-188,共5页刘胜群 王晓波 宋凤斌 李向楠 朱先灿 田畅 杨晓琴 孙露莹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3006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00690)
适当提高玉米种植密度是目前挖掘我国玉米高产潜力的关键措施之一,但种植密度的提高增加了倒伏发生的风险。倒伏使玉米产量降低,品质变劣,并且给机械收获带来困难。本研究以春玉米为对象,针对玉米拔节孕穗期倒伏发生特点、抗倒伏植株和...
关键词:春玉米 倒伏 节根 根倒伏 
宽窄行种植方式对生育后期玉米叶片衰老的影响被引量:17
《土壤与作物》2016年第4期211-214,共4页王洋 齐晓宁 刘胜群 宋凤斌 朱先灿 卜险峰 
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30101108JC);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00690);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40101155JC);吉林省院地合作项目(2015SYHZ0031)
生育后期是玉米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但此时叶片的衰老会影响产量,延长生育后期叶片的有效光合功能,对玉米产量形成十分重要。适宜的种植方式可延缓玉米叶片的衰老。此研究在吉林省玉米种植区,探索东西垄向和南偏西20°的垄向条件下的均...
关键词:种植方式 叶片衰老 玉米 宽窄行 
行向和种植方式对玉米穗下节间与茎倒伏相关性状的影响被引量:15
《土壤与作物》2016年第3期159-165,共7页刘胜群 刘铁东 宋凤斌 王洋 齐晓宁 朱先灿 
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30101108JC);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00690);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40101155JC)
行向和种植方式是调节玉米冠层结构的重要措施。但行向和种植方式是否影响基部茎节的抗倒伏相关性状还不清楚。本研究在吉林省玉米种植区进行,采用均匀垄(行距为65 cm)和宽窄行(宽行距为80 cm,两窄行距为40 cm)的种植方式,行向分别为东...
关键词:行向 玉米 宽窄行 茎倒伏 
种植密度对春玉米茎秆和根系水分状况的影响被引量:6
《土壤与作物》2014年第3期93-98,共6页刘胜群 郭金瑞 张卫建 任军 宋振伟 阎孝贡 宋凤斌 朱先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00690);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30101108JC)
种植密度增加有利于提高玉米产量,但也增加了群体水分的竞争。为了研究玉米穗下节间和根系水分状况对密度的响应,文章以春玉米为对象,在低密(4.50万株·hm-2)、中密(6.75万株·hm-2)和高密(9.00万株·hm-2)条件下测定玉米茎秆和根系水...
关键词:春玉米 种植密度 含水量 相对含水量 
玉米宽窄行种植方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
《华北农学报》2014年第3期142-146,共5页孙露莹 宋凤斌 朱先灿 刘胜群 陈笑莹 马福 
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KZZD-EW-TZ-16);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42B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00690)
研究了玉米不同生长发育时期根际土壤酶活性对宽窄行休耕轮作和常规均匀垄2种种植方式的响应。结果表明:宽窄行种植方式下的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中性磷酸酶和转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均匀垄种植方式,而蛋白酶活性二者差异不显著;不同时期...
关键词:宽窄行 均匀垄 种植方式 土壤酶 
低温胁迫下丛枝菌根真菌对玉米幼苗形态、生长和光合的影响被引量:19
《华北农学报》2014年第B12期155-161,共7页陈笑莹 宋凤斌 朱先灿 孙露莹 马福 刘胜群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42B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013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00690);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KSCX2-YW-N-077)
为了解丛枝菌根真菌对玉米抗寒性的作用及其机理,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低温胁迫下丛枝菌根(AM)真菌接种处理对玉米幼苗形态、生长和光合特征的影响。研究显示,低温胁迫下,与非AM真菌接种处理玉米相比,接种玉米具有更大的叶片大小和更高...
关键词:低温胁迫 丛枝菌根 叶绿素荧光 光合作用 
玉米穗下节间与抗倒性相关的某些性状对增加密度的响应被引量:14
《土壤与作物》2013年第4期145-149,共5页刘胜群 宋凤斌 朱先灿 张卫建 任军 宋振伟 郭金瑞 阎孝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00690);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30101108JC)
密度增加使玉米倒伏抗性降低。玉米穗下节间某些性状与倒伏抗性之间密切相关。为了研究玉米穗下节间与倒伏抗性相关的性状对密度的响应,以春玉米为对象,考察了低密(4.50×104·hm-2)、中密(6.75×104·hm-2)和高密(9.00×104·hm-2)条...
关键词:玉米 穗下节间 密度 倒伏 
晚播对春玉米倒伏及茎秆力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8
《土壤与作物》2013年第3期117-121,共5页刘胜群 宋凤斌 朱先灿 王洋 齐晓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00690);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30101108JC)
以玉米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晚播春玉米倒伏发生类型、程度,同时测定与倒伏密切相关的性状。结果显示:晚播条件下,春玉米倒伏率显著增加,茎倒伏(SL)率高于根倒伏率;茎秆第2-7节间是茎折的主要发生部位,其中第3、4节间最为严重;晚播玉米...
关键词:玉米 晚播 力学特性 
不同耐旱基因型玉米伤流液中元素含量研究被引量:2
《土壤与作物》2012年第3期175-180,共6页刘胜群 张天柱 宋凤斌 朱先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00690);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090166)
试验目的是明确不同基因型玉米伤流液中元素含量的差别,从伤流液元素差异角度揭示玉米耐旱生理机制。以玉米耐旱基因型"掖单13"和不耐旱基因型玉米"丹玉13"为试材,采用田间取样的方法,分别于苗期、拔节期、孕穗期和灌浆期进行取样,应用...
关键词:玉米 耐旱性 伤流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