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一般课题(06SFB2040)

作品数:8被引量:359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齐爱民齐强军陈琛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青海社会科学》《社会科学家》《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个人信息个人信息保护法人格权权利经济功能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论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权利基础被引量:22
《青海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187-189,共3页齐强军 齐爱民 陈琛 
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项目编号:06SFB2040)项目成果
美国信息隐私法以隐私权作为个人信息保护的权利基础,而德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以人格权为基础。我国法上隐私权的内涵与美国法上的隐私权不同,是人格权的一种。因此,美国个人信息上的隐私权保护模式不适合中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目的在...
关键词:个人信息 隐私权 人格权 立法 
论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统一立法模式被引量:24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90-93,共4页齐爱民 
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资助成果(06SFB2040)
个人信息是指一切可以识别本人的信息的总和,这些信息包括了一个人的生理的、心理的、智力的、个体的、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家庭的等等方面。个人信息保护的统一立法模式,分为德国模式和日本模式两种范例。无论是哪种范例,都会存...
关键词:个人信息 立法模式 统一立法模式 
论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地位与性质被引量:10
《中国流通经济》2009年第1期65-67,共3页齐爱民 
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项目编号:06SFB2040)的研究成果之一。
个人信息保护法是调整发生在信息主体和信息处理者之间的,在个人信息收集、处理和利用等活动过程中因保护信息主体权益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明确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地位和性质,是制定科学的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理论前提。个人...
关键词:个人信息保护法 部门法 权利 
个人信息保护法研究被引量:258
《河北法学》2008年第4期15-33,共19页齐爱民 
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06SFB2040)资助成果
中国在社会信息化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法制环境依然很严峻。目前,个人信息保护立法任务已经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然而制定符合中国实际,又能与国际接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并非易事。自律机制是美国保护个人信息的基础机制,发挥了良好的社...
关键词:个人信息 法律属性 构成要素 行业自律 立法借鉴 
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经济功能与人权意义分析被引量:6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80-85,共6页齐爱民 
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06SFB2040)
制定法律的必要性和法律的意义以及功能是相互联系的一组命题。个人信息保护法具有保障信息社会基本人权的实现,促进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促进信息产业的发展,促进国际贸易发展以及保护自然人权利等多种功能。
关键词: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保护法 基本人权 电子商务 
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的人权意义与经济功能被引量:5
《嘉兴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121-123,共3页齐爱民 
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06SFB2040)
个人信息是指个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等可以直接或间接识别的信息。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对保护基本人权有重要意义,也有利于促进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关键词:个人信息 保护法 电子商务 权利 
信息社会中个人信息的滥用与人格权侵害被引量:5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38-43,共6页齐爱民 
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项目编号:06SFB2040)的研究成果之一。
见诸个人信息的法律问题早已产生,但却是在信息社会被"放大"了的一个问题。伴随着信息社会而来的是个人信息的收集和储存方式的电子化和智能化,在原本强大的政府部门和商业机构面前,身处弱势的个人本已无法实际控制自己的信息,而信息技...
关键词:信息社会 个人信息 计算机技术 人格权 
个人信息开发利用与人格权保护之衡平——论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宗旨被引量:39
《社会科学家》2007年第2期7-10,共4页齐爱民 
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项目编号:06SFB2040)研究成果
个人信息是信息社会的基本资源。行政机关收集个人信息的理论基础是社会契约论。在信息经济背景下,商业机构对个人信息的收集与处理势不可挡。波斯纳的隐私经济学理论是反对保护个人信息的最强有力的声音。社会对个人信息二次利用的态...
关键词:个人信息 信息资源 人格权 立法宗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