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7XZW013)

作品数:6被引量:1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高益荣陈刚郭平安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渭南师范学院学报》《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宁夏社会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创构美学特征戏曲脸谱创作心理称心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称心而出,如题所止——从《四婵娟》看洪升的女性意识及其晚年的创作心理被引量:3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76-80,共5页高益荣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7XZW013)
《四婵娟》是一组写心杂剧,作者借谢道韫、卫茂漪、李清照和管仲姬四位历史上的才女以抒自己的心魂,对女性作出了不同传统观念的评价,突出其超乎男性的才识,赞颂了以真情为内核的夫妻平等互爱的美满的新型婚姻家庭观,表现出洪升具有现...
关键词:《四婵娟》 洪升 女性意识 创作心理 
论戏曲脸谱的美学特征与创构依据被引量:4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81-86,共6页陈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7XZW013);陕西师范大学重点研究项目(2009-12);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平台学科专业建设项目
脸谱是中国戏曲独有的,在舞台演出中使用的化妆造型艺术。这种艺术形式有其富于个性的美学特征与创构依据。脸谱艺术所具有的装饰性、夸张性的形式美,表现性、概括性与性格化的传神美,象征性、寓意性的意蕴美,构成了其最基本的美学特征...
关键词:戏曲脸谱 美学特征 创构依据 
易俗社的大编剧孙仁玉初论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75-81,共7页高益荣 
国家社会科学项目:20世纪秦腔史(07XZW013)
孙仁玉是辛亥革命后陕西著名秦腔团社易俗社的创始人,又是易俗社主要编剧之一,一生创作剧本60余种。在思想上、艺术上都有很高的造诣,《柜中缘》是其代表作。
关键词:孙仁玉 易俗社 戏曲创作 
“律意虽远,人情可推”——元杂剧公案剧中清官形象的文化透视被引量:2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52-58,共7页高益荣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7XZW013);陕西师范大学校级重点项目(2006)
元杂剧公案剧塑造了包拯、张鼎等清官形象。在他们的身上,作者赋予其共同的思想性格特征:清正廉洁、执法如山、刚直不阿、为民请命、犯颜直谏、打击豪强、为民除害、聪明睿智、断狱精明,这是作者美好理想的外化,也体现出人民与黑暗势力...
关键词:元杂剧 公案剧 清官形象 清官崇拜 
审美文化视野中的花雅之争被引量:3
《宁夏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121-125,共5页陈刚 
国家社科基金2007年项目"20世纪秦腔史"(07XZW013);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科重点项目"中国传统美学与戏曲理论"
花雅之争是中国戏曲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文艺现象。花雅之争涉及花、雅两部。雅部之"雅",具体体现为文雅、雅致与典雅,其总体的审美精神是与素朴美相对的华丽美。花雅之争花部最终取胜,原因既在于其对戏曲通俗性本质的张扬和表演性、娱...
关键词:花雅之争 审美精神 华丽美 素朴美 
论明代前七子李何之争被引量:1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64-68,共5页郭平安 高益荣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7XZW013)
对明代前七子李何之争的文艺现象进行了反思。李何之争是李梦阳文艺思想的主要表现之一。通过文献分析,认为历史对于李梦阳的评价是不公正的。李梦阳的文艺思想有三个特点。(1)李梦阳在探讨何者为文艺"法式"的问题上,主张学习古文的结...
关键词:李梦阳 何景明 前七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