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01094)

作品数:14被引量:295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刘国彬薛萐张超余娜宋籽霖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贵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农业工程学报》《草地学报》《中国环境科学》《中国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黄土丘陵区土壤酶活性不同林龄人工刺槐林坡改梯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黄土丘陵区不同农田类型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分异研究被引量:6
《西北农业学报》2011年第10期192-195,共4页薛萐 刘国彬 卜书海 张昌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项目资助计划(QN200908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01094);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2007CB407205)
以纸坊沟流域不同农田类型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有机碳、活性有机碳、非活性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黄土丘陵区不同农田类型土壤碳库各组分含量差异较大,其中活性有机碳是总有机碳的主要部分,占总有机碳的58.0%~...
关键词:黄土丘陵区 农田类型 土壤活性碳库 碳库管理指数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干热河谷地区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33
《中国农业科学》2011年第18期3768-3777,共10页薛萐 李占斌 李鹏 郑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1161,40801094);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SJ08-ZD0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项目资助计划(QN2009080)
【目的】研究干热河谷地带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四川宁南县金沙江下游的河谷地带为研究区域,选择相同海拔下的7种主要的土地利用方式为研究对象,于2008年通过室内测试分析,并运用统计和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
关键词:干热河谷地区 土地利用方式 酶活性 
黄土丘陵区营造果园后土壤质量效应分析被引量:5
《中国农业科学》2011年第15期3154-3161,共8页薛萐 刘国彬 张超 张昌盛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7CB4072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01094);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KZCX2-XB2-05);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项目(QN2009080)
【目的】研究黄土丘陵区坡耕地营造果园后土壤质量变化过程。【方法】采用时空互代法,以黄土丘陵区不同年限的塌地果园为研究对象,选取坡耕地为对照,通过室内测试分析,并运用统计和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土壤质量的变化过程。【结果】坡...
关键词:黄土丘陵区 人工果园 土壤质量 
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被引量:4
《草地学报》2011年第4期577-583,共7页薛萐 刘国彬 张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01094);国家"973"项目(2007CB407205);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KZCX2-XB2-05)资助
为了解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以黄土丘陵区墩山小流域的6种植被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植被根际、非根际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C、微生物量N、基础呼吸以及酶活性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6种植被中,柠条(Caragana kor...
关键词:不同植被 根际 非根际 微生物量 土壤酶 
黄土高原丘陵区坡改梯后的土壤质量效应被引量:56
《农业工程学报》2011年第4期310-316,共7页薛萐 刘国彬 张超 樊良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目(40801094);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7CB407205);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KZCX2-XB2-05);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项目资助计划(QN2009080)
采用时空互代法,以黄土丘陵区纸坊沟流域不同年限梯田为研究对象,选取坡耕地为对照,分析了坡耕地改造梯田后,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黄土丘陵区坡耕通过工程措施改造为梯田当年,在土壤扰动和水土流失双重作用...
关键词:土地整理 土壤质量 坡改梯 黄土丘陵区 
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类型根际土壤微团聚体及颗粒分形特征被引量:43
《中国农业科学》2011年第3期507-515,共9页张超 刘国彬 薛萐 宋籽霖 张昌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01094);国家“973”计划项目(2007CB407205);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KZCX2-XB2-05);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项目(QN2009080)
【目的】研究黄土丘陵区坡耕地退耕后不同植被根际土壤微团聚体及颗粒的分形特征,为该地区植被恢复中土壤质量评价和生态恢复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室内分析,运用分形理论,研究黄土丘陵区墩山小流域天然草地、人工...
关键词:黄土丘陵区 根际 微团聚体 分形维数 
黄土丘陵区人工灌木林土壤酶特征被引量:8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0年第6期86-92,共7页魏振荣 刘国彬 薛萐 李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黄土丘陵区自然植被演替过程根际微生物响应及其效应分析"(4080109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年项目资助计划"生态恢复过程土壤微生物根际效应及其多样性研究"(QN2009080)
采用时空互代法,以侵蚀环境下黄土丘陵区不同林龄的人工灌木林为研究对象,选取坡耕地和天然次生侧柏林为对照,分析了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酶的演变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土壤酶综合评价指数,分析了其变化过程。结果表明:侵蚀环境下的坡...
关键词:人工灌木林 土壤酶活性 土壤酶指数 黄土丘陵区 
黄土丘陵区不同林龄人工刺槐林土壤酶演变特征被引量:49
《林业科学》2010年第12期23-29,共7页张超 刘国彬 薛箑 宋籽霖 樊良新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7CB407205);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KZCX2-XB2-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40801094)
采用时空互代法,以黄土丘陵区不同林龄人工刺槐林为研究对象,以坡耕地和天然侧柏林为对照,分析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酶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坡耕地种植刺槐林后,土壤脲酶、蔗糖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随林龄逐渐增加,纤维素酶呈波动式变...
关键词:人工刺槐林 土壤酶活性 土壤酶指数 黄土丘陵区 
退耕地养分和微生物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6
《中国环境科学》2010年第10期1375-1382,共8页王兵 刘国彬 薛萐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06BAD09B03);国家"973"项目(2007CB407205);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可持续生态建设试验示范研究"(KZCX2-XB2-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801094)
为了解侵蚀环境下植被恢复土壤酶活性对土壤养分和微生物量指标的响应规律,以典型侵蚀环境黄土丘陵区纸坊沟流域生态恢复1~50年撂荒地长期定位试验点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逐步回归和非线性拟合来分析各指标间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土壤...
关键词:养分因子 土壤酶活性 退耕地 纸坊沟流域 
黄土丘陵区人工灌木林土壤抗蚀性演变特征被引量:22
《中国农业科学》2010年第15期3143-3150,共8页薛萐 刘国彬 张超 余娜 
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KZCX2-XB2-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0109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项目(QN2009080)
【目的】土壤抗蚀性是评定土壤抵抗土壤侵蚀能力的重要参数之一,研究黄土丘陵区坡耕地退耕营造灌木林后土壤抗蚀性变化过程对认识该地区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质量的演变及其效果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时空互代法,以黄土丘陵区不...
关键词:人工灌木林 抗蚀性 抗蚀指数 黄土丘陵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