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3-SW-141)

作品数:8被引量:221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赵元龙朱茂炎杨兴莲冯连君储雪蕾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贵州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相关期刊:《地层学杂志》《地质学报》《地质论评》《岩石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黑色岩系前寒武纪黔东下寒武统黑色岩系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桂北老堡组硅岩中的铁组分:指示缺氧含铁的盆地深水古环境被引量:11
《科学通报》2010年第20期2010-2017,共8页常华进 储雪蕾 冯连君 黄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532012;40873007;40603021);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KZCX3-SW-141)资助
桂北老堡组硅岩沉积在埃迪卡拉纪末期盆地深水环境中.硅岩中铁组分,如黄铁矿铁(FeP)、盐酸可溶铁(FeH)和总铁(FeT)含量之间的关系是区分氧化、缺氧含铁以及硫化环境的良好指示剂,成为研究埃迪卡拉纪末期海洋氧化还原环境的手段.泗里口...
关键词:硅岩 铁组分 古环境 埃迪卡拉纪 华南 
三峡地区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帽碳酸盐岩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研究被引量:18
《科学通报》2009年第22期3498-3506,共9页黄晶 储雪蕾 常华进 冯连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532012;40873007;40603021);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编号:KZCX3-SW-141)资助
三峡地区九龙湾剖面陡山沱组帽碳酸盐岩中氧化还原敏感元素的含量表现出两期明显的富集,分别出现在帽碳酸盐岩底界以上0.8和3.3m附近,是由于甲烷的渗漏和氧化造成短暂的还原环境.帽碳酸盐岩中REE+Y配分呈现3种基本形态,下部2.45m内显示...
关键词:陡山沱组 帽碳酸盐岩 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甲烷渗漏 
华南老堡组硅质岩中草莓状黄铁矿--埃迪卡拉纪末期深海缺氧的证据被引量:30
《岩石学报》2009年第4期1001-1007,共7页常华进 储雪蕾 冯连君 黄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32012,40873007,40603021);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方向性项目(KZCX3-SW-141)资助
为恢复埃迪卡拉纪末期深海的氧化还原状态,我们对华南桂北泗里口剖面老堡组(大约550~540Ma)硅质岩中草莓状黄铁矿的粒径和分布进行了测量、统计和研究。老堡组硅质岩样品中普遍存在着草莓状黄铁矿,呈星散状分布,未见自形晶的黄铁矿颗...
关键词:黄铁矿 硅质岩 埃迪卡拉纪末期 氧化还原状态 古海洋 
南华系“渫水河组”的对比及其冰川沉积特征的探讨被引量:19
《地层学杂志》2008年第3期246-252,共7页张启锐 储雪蕾 冯连君 
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No40532012);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要方向项目(NoKZCX3-SW-14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0373011)资助
在著名的湖南省石门县杨家坪剖面,围绕"渫水河组"的地层对比问题长期存在争论,有对比于宜昌峡区莲沱组的,有对比于本省板溪群的,也有对比于广西北部富禄组的。最近获得的年龄数据似乎确认了它对比于莲沱组的方案,但是当莲沱组年龄在原...
关键词:地层对比 同位素年龄 冰川沉积构造 “渫水河组” 两界河段 南华系 杨家坪剖面 湖南 
黔东震旦系-下寒武统黑色岩系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95
《地质论评》2008年第1期3-15,共13页杨兴莲 朱茂炎 赵元龙 张俊明 郭庆军 皮道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40162002);黔科合J字[2007]2151号;973项目(编号2006CB806401);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3-SW-141);贵州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的成果。
通过对黔东丹寨南皋剖面和三都渣拉沟剖面的稀土元素分析发现:两条剖面的梅树村期与筇竹寺期分界处大量稀土元素明显富集,黑色页岩中存在明显的Ce负异常和Eu、Y正异常,表明为缺氧和热水沉积的产物。这套黑色岩系总体沉积于缺氧和具热水...
关键词:黑色岩系 前寒武纪 寒武纪转换时期 稀土元素 黔东 
黔东前寒武纪-寒武纪转换时期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被引量:43
《地质学报》2007年第10期1391-1397,共7页杨兴莲 朱茂炎 赵元龙 张俊明 郭庆军 李丙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162002);黔科合J字[2007]2151号项目;国家"973"项目(编号2006CB806401);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编号KZCX3-SW-141);贵州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资助成果
对黔东丹寨南皋剖面和三都渣拉沟剖面前寒武纪-寒武纪转换时期地层进行了系统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丹寨南皋剖面的Ba、Pb、Ni、Cu、Zn、Li、V、U等过渡元素和亲硫元素在多金属矿层和牛蹄塘组下部的黑色页岩中明显富集;三都...
关键词:黑色岩系 前寒武纪—寒武纪转换时期 微量元素 黔东 
贵州剑河中寒武世中期甲劳组水母状化石的发现被引量:6
《古生物学报》2007年第2期232-237,共6页杨兴莲 朱茂炎 赵元龙 毛永琴 王宇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s.40372023;40672018;40232020);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领域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3-SW-141);973项目(2006CB806401);贵州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资助课题
贵州剑河革东镇八郎村南甲劳组中部钙质白云岩中新近发现的具有粗强放射状辐管的水母状化石和其下凯里组中具细辐管及同心环的拟轮盘水母(Pararotadiscus)有明显区别,属于伊尔东钵科(Eldoniidae)。其层位晚于中寒武世早期凯里生物群中...
关键词:水母状化石Eldoniidae 甲劳组 中寒武世中期 贵州剑河八郎 
贵州寒武纪海绵动物化石组合特征被引量:18
《微体古生物学报》2005年第3期295-303,共9页杨兴莲 朱茂炎 赵元龙 王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0372023;40162002);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No.40232020);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No.KZCX3-SW-141);贵州省重点基础研究基金(黔基合计字2002-309);国家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前期专项基金(No.2002.CCC02600)资助。
贵州寒武纪海绵化石丰富,分布广泛,主要产于早寒武世梅树村期的戈仲伍组或牛蹄塘组底部、筇竹寺期的牛蹄塘组和早、中寒武世凯里组。梅树村期的海绵属种单调,主要为六射海绵类麦粒海绵(Triticispongiasp.)及一些海绵骨针,代表寒武纪海...
关键词:海绵动物 寒武系 贵州 海绵化石 寒武纪 组合特征 动物化石 牛蹄塘组 梅树村期 生物多样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