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YJC820058)

作品数:9被引量:4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陆而启陈卫东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福建江夏学院学报》《江苏行政学院学报》《政法论坛》更多>>
相关主题:有效性诉调对接以质取胜说话非法口供排除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诉调对接的逻辑起点:意见裁判主义引论被引量:1
《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13年第2期175-194,共20页陆而启 
2011年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诉调对接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2011B207)资助研究成果;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法官事实认定的心理学分析”(编号:09YJC820058)资助研究成果;2012年厦门大学、福建省、国家级(教育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三级)“诉调对接机制的理论与实践”指导老师成果
作为纠纷产生基础的事实冲突本质上就是意见之争。诉讼模式从职权主义向当事人主义的转向和纠纷解决方式从诉讼向非诉讼方式的转向在是否强调严格程序上相互背离,但是两种转向一致地蕴含了私权自治和寻求当事人自主合意的内在精神。在...
关键词:诉调对接 事实冲突 意见之争 合法性 有效性 意见裁判主义 
简论诉调对接程序的意见共通被引量:2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52-60,共9页陆而启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09YJC820058);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2011B207)
诉讼和调解其实都不放弃对事实真相的追求。多元化和流动性的诉调对接程序具有一定的中间性质,其事实基础更侧重于一种以当事人单方或者双方对证据进行初步加工而形成的关于事实的意见为前提。也就是说,诉讼或者调解程序中达成的意见可...
关键词:诉调对接 事实基础 意见裁判主义 事实证明权 司法权社会性 
从纸上谈兵到水滴石穿——非法口供排除程序的构造反思被引量:10
《证据科学》2012年第2期187-203,共17页陆而启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法官事实认定的心理学分析"(编号:09YJC820058)资助研究成果;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诉调对接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2011B207)资助研究成果
高举人权保障大旗的刑事诉讼立法淡化了刑事诉讼构造的路径选择,但是,基于一种结构缺陷,我国新近立法所确立和完善的审判前供述排除规则很容易沦为"纸面上的法"而难以转化为"行动中的法"。一方面,因为没有庭前法官和庭审法官的分离与法...
关键词:非法审判前供述 排除规则 一元化审判法庭 积极调查 案例指导 
智识互转:印证规范解析被引量:13
《证据科学》2011年第4期401-414,共14页陆而启 
教育部2009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法官事实认定的心理学分析(批准号:09YJC820058)"
我国刑事证明的印证模式突出表现了如下特点,系争内容由不同来源的证据提供同一性印证、证明程度排他性要求可能促成采用灵活性取证手段等。《办理死刑案件证据规定》之中有多处关于审查证据、采信证据和对全案事实认定的"印证"条款,这...
关键词:印证模式 以量取胜 以质取胜 靠证据说话 意见之争 
简论事实发现与司法权力结构之关系——兼评2010年《陪审规定》和《合议规定》
《东南司法评论》2010年第1期196-208,共13页陆而启 
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法官事实认定的心理学分析”的成果之一。批准号:09YJC820058
从某种意义上讲,事实问题是司法审判活动的落脚点。化繁为简地来看,四类诉讼制度(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宪法诉讼)之间的差异主要是诉讼标的为事实纠纷问题还是规范冲突问题。前三类诉讼都是以表现为具体行为的纠纷事实为前提...
关键词:纠纷 事实 司法 问题 诉讼 
权力与真相:以审判模式的演进为主线被引量:2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55-59,共5页陆而启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09YJC820058)
无论是在宗教世界和世俗世界之间的背景流变,在专业法官裁判和外行陪审团裁决之间的权力分野,还是在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之间的结构纷呈,刑事审判主体和真相发现技术一直随着惩罚和宽容之间的博弈而不断更迭。随着诉讼参与者的参与力...
关键词:审判 历史 权力 真相 
打开陪审团暗箱:事实认定的法庭结构理论分析被引量:8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101-109,共9页陈卫东 陆而启 
陆而启主持的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法官事实认定的心理学分析>(批准号:09YJC820058)的阶段性成果
陪审团制度的结构因素有三:一是陪审员个体素质的外行特征;二是陪审团事实认定集体交流方式和秘密色彩;三是陪审团与法官组成的二元审判法庭。为准确认定事实,英美法系裁决人员的心理素质和组成结构成为证据排除规则、法官指示规则以及...
关键词:陪审团 法庭结构 证据规则 事实认定 
事实发现:能动与回应之间被引量:5
《政法论丛》2010年第4期64-73,共10页陆而启 王铁玲 
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法官事实认定的心理学分析>(09YJC82005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借助达马斯卡的政府功能影响司法程序的理论可以拨开当下我国"能动司法"语境下法官事实认定摇摆于积极发现和消极放任之间的理论迷雾。以其"理想类型"为标尺考察我国混合式诉讼模式下的法官事实认定,其特点,一是在纠纷解决方向上存在着...
关键词:事实发现 达马斯卡 理想类型 司法能动 纠纷解决 政策实施 
刑事救济程序中律师辩护:从扩大参与面到检验有效性被引量:8
《政法论坛》2010年第4期75-85,共11页陆而启 
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法官事实认定的心理学分析>项目资助;批准号:09YJC820058
获得有效律师帮助制度不仅追求控诉方与辩护方攻防力量的平衡,更追求律师和当事人地位关系的平衡。对抗制国家未受有效律师帮助的救济制度建立在公平审判原则基础之上,其特点:一是针对辩护律师消极履行辩护职责侵害被追诉人利益的行为...
关键词:无效律师帮助 扩大参与面 检验有效性 行为瑕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