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11JJD850009)

作品数:19被引量:5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宗喀·漾正冈布王万平王兰何乃柱马如彪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甘肃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广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青海民族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世界宗教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藏医学藏语藏传佛教地名藏医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敦煌藏译《大通方广经》版本探微——以吐蕃文献PT 92/1、200、201,ITJ 207、250为中心被引量:1
《世界宗教研究》2023年第2期34-47,共14页宗喀·漾正冈布 李世福 
201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5ZDB116);兰州大学“一带一路”专项重点项目(2018ldbrzd00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1JJD850009)的阶段性成果。
《大通方广经》是中古时期一部极为流行的汉文佛教疑经,该经在吐蕃时期就被译为藏文,存世的藏文本包括敦煌出PT 92/1、200、201,ITJ 207、250等残卷,以及《甘珠尔》收录的此经的全译本(P.930,D.264)和摘译本(P.931,D.265)。经对比研究,...
关键词:大通方广经 敦煌藏译写本 《邦贡恰东》(sPang/Pang kong phyag stong) 《甘珠尔》本 对比研究 
藏地拂庐的形制与建造——以格尔登拂庐为中心的调查
《建筑学报》2022年第10期104-110,共7页宗喀·漾正冈布 杜礼杨 梁宇舒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5ZDB11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1JJD850009)。
基于对传统游牧文化保存较为完整的川西若尔盖格尔登部落等地区的深度观察和实地调查,对拂庐的编织、搭建、构造及类型等进行了细致的记录、描述和诠释,再现了作为世界游牧黑帐篷东部类型代表—拂庐的6种形制、建造流程及其背后蕴含的...
关键词:游牧建筑 格尔登 黑帐篷 拂庐 形制 建造 
历史上塔尔寺属寺系统的形成与分布
《青海民族研究》2022年第3期164-169,共6页白佩君 宗喀·漾正冈布 
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藏蒙医学历史与现状调查研究”(批准号:15ZDB116);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世界民族概论”(批准号:11JJD850009);兰州大学2022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研究基地建设项目—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有符号的实证研究”(批准号:2022jbkyjd009)阶段性成果
历史上,藏传佛教格鲁派大型寺院往往下辖多个隶属寺院,构成了主属寺系统。格鲁派著名寺院塔尔寺也下辖多个属寺,在宗喀地区一定范围内形成了政教合一的控制系统。就属寺构建途径而言,塔尔寺通过活佛与其他高僧大德兴建、吸纳和信众集资...
关键词:塔尔寺 属寺系统 形成 分布 
民族杂居地区乡村文化振兴与社会治理的耦合逻辑——基于文化资本视角的分析被引量:1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20-29,共10页宗喀·漾正冈布 王振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5ZDB11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1JJD850009);兰州大学“一带一路”专项重点项目(2018ldbrzd001)。
民族杂居地区社会治理兼具乡村治理和民族事务治理的双重属性。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和社会治理需要将村民组织起来再造乡村集体,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以青海民和杏儿藏族乡为例,从文化资本视域展示一个藏土汉三种语言交汇、藏汉信仰交融、...
关键词:民族杂居 文化资本 文化振兴 乡村治理 
日常生活实践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以青海民和县杏儿乡“民族团结模范集体”为例被引量:4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8期40-47,共8页宗喀·漾正冈布 王振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世界民族概论”(11JJD85000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藏蒙医学历史与现状调查研究”(15ZDB116)。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通过对青海民和县杏儿藏族乡“民族团结模范集体”的田野调查,从微观层面探讨一个多元文化共存、多民族和谐共居共生的社区,如何在日常生活实践中逐渐建构“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相互交...
关键词:中华民族 多民族共同体构建 生活实践 民族团结模范集体 
甘肃东乡地区东乡语汉语藏语地名新探被引量:4
《西北民族研究》2020年第4期166-177,共12页宗喀·漾正冈布 马如彪 陈元龙 
兰州大学“一带一路”专项重点项目(编号:2018ldbrzd001);201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编号:15ZDB11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编号:11JJD850009)的阶段性成果。
甘肃东乡族自治县东乡族聚居区及其部分周边地区地名可以分为东乡语、汉语、藏语三大类,以及在三语基础上的复合地名。东乡地区地名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反映了当地的自然地理形貌和方位、动植物资源、历史人物、古今部落氏族与宗族...
关键词:甘肃东乡地区 东乡语 汉语 藏语 地名 
20世纪30年代青藏在地知识分子眼中的"西北开发"——以张元彬的柴达木蒙藏记忆书写为中心
《中国民族学》2019年第1期41-47,共7页谢光典 宗喀·漾正冈布 
2018年兰州大学“一带一路”专项项目重点项目《“一带一路”海外民族志调查与整理研究—以吉尔吉特-巴尔特斯坦(Gilit-Baltistan)为中心》(2018ldbrzd001);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藏蒙医学历史与现状调查研究》(15ZDB116);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世界民族概论》(11JJD850009)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一、引言位于今天青藏高原东北部的柴达木,因其地势平坦,又介于甘青新藏之间,故青藏高原与北部低地之间的往来,大都会假道柴达木盆地的一部或全部.③柴达木古时为藏缅民族即汉文文献中的羌人活动地域,以后除了吐蕃(藏人),又有蒙古、汉...
关键词:固始汗 交接点 明正德 柴达木 明洪武 西北开发 
马“角”与“嘭嘭”——P.T.1060古藏文写卷部分相马医马术语新解被引量:3
《青海社会科学》2019年第3期28-34,共7页宗喀·漾正冈布 王陈妍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藏蒙医学历史与现状调查研究”(项目编号:15ZDB116);兰州大学“一带一路”专项重点项目“‘一带一路’海外民族志调查与整理研究——以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Gilit-Baltistan)为中心”(项目编号:2018ldbrzd00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世界民族概论”(项目编号:11JJD850009)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尽管P.T.1060号敦煌古藏文写卷主要涉及的是藏地古老的马神话,但写卷中与马相关的专门术语,对全面理解该写卷的内容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在安多游牧藏区的田野调研,结合吐蕃特丰富的传统医马、相马文献,试图对至今仍悬而未决的与相...
关键词:古藏文写卷P.T.1060 RA phuM phuM 
"达伽"(gtar ga)——藏传医马术放血疗法被引量:1
《中国民族学》2019年第1期132-135,共4页宗喀·漾正冈布 王陈妍 
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藏蒙医学历史与现状调查研究》(15ZDB116);2018年兰州大学“一带一路”专项重点项目《“一带一路”海外民族志调查与整理研究——以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Gilit-Baltistan)为中心》(2018ldbrzd001);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世界民族概论》(11JJD850009)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达伽"(gtar ga),即放血疗法,不仅是藏医普疗外治法之一,此种较"激烈"的外治法亦是藏传医马术的重要传统之一.敦煌古藏文P.T.1062医马卷中记述了放血医马的操作方式,如肾、脾处扎刺③:……phar su'i'og nas phar gtsags bu sor nyis tsa...
关键词:放血疗法 外治法 背侧 藏医 肾脉 
藏医在喜马拉雅南麓与西缘藏裔社区及印度次大陆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民族学》2018年第2期159-166,共8页宗喀·漾正冈布 陈雯俐 
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藏蒙医学历史与现状调查研究”(15ZDB116);2018年兰州大学“一带一路”专项项目重点项目《“一带一路”海外民族志调查与整理研究——以吉尔吉特—巴尔特斯坦(Gilgit-Baltistan)为中心》(2018ldbrzd001);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世界民族概论”(11JJD850009)
藏医与印度吠陀医学、中医学、西方传统医学(希腊—罗马—阿拉伯医学)并称世界四大传统医学,是藏民族贡献给世界文明的伟大遗产之一.藏医学现有的一些医疗卫生保健措施和某些有关疾病的概念甚至可以追溯至5000年到6000年前的藏地新石器...
关键词:医疗卫生保健 藏医学 医学著作 医疗实践 医学传统 医学流派 传统医学 医疗系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