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1A01-7)

作品数:70被引量:375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谭学林金寿林王才林刘超赵庆勇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农业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扬州大学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植物遗传资源学报》《中国农学通报》《中国科技论坛》《江苏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杂交粳稻粳稻选育滇型杂交粳稻恢复系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吉优371在广东兴宁市示范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农业科学》2018年第1期13-16,共4页刘夏平 石坤华 张振平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高产优质多抗水稻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培育”。
该文介绍了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吉优371在广东兴宁市百亩方示范种植表现,总结了该组合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吉优371 示范表现 栽培技术 
氮素形态配比对滇一型杂交粳稻根系性状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2013年第22期5-9,共5页王石华 谭学林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1A01-7);云南省"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2006NG05)
为研究不同形态氮素配比对滇一型杂交粳稻根系性状的影响,采用供应不同形态氮素配比(NH4+-N/NO3--N分别为3∶1、1∶1、1∶3)对滇杂35和滇杂40及其亲本、以及对照品种合系41进行水培培养,在抽穗期对试验材料根系性状进行分析比较及优势...
关键词:硝态氮 铵态氮 滇型杂交粳稻 根系性状 优势测验 
复合肥用量对滇一型杂交粳稻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
《贵州农业科学》2013年第11期15-17,21,共4页王石华 李德新 谭学林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优质高产抗病滇型杂交粳稻新品种选育及配套研究示范"(2006BAD01A01-7);云南省"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优质高产抗病滇型杂交粳稻新组合选育;开发及配套技术研究示范"(2006NG05)
为研究滇一型杂交粳稻对复合肥的利用效应,挖掘其产量潜力,以滇杂31、滇杂35、滇杂40为材料,分别施用4个水平的复合肥,对其产量及其构成要素进行比较。结果表明:3个杂交粳稻的有效穗数、穗粒数及单株产量均随复合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各...
关键词:滇一型杂交粳稻 复合肥用量 产量 产量构成性状 
三系杂交粳稻8优682亲本生育特性与开花习性研究被引量:1
《作物研究》2012年第5期456-459,462,共5页徐家安 郭荣良 王健康 丁成伟 王友霜 吴玉玲 胡婷婷 刘超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1A01-7);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BE2009301-1)
2008~2010年对8优682的父本和母本生育特性和开花习性及自然结实情况进行观察和调查,结果表明:叶片数父本比母本多0.8~1.2片,年份间差异较小;4月20日至5月30日播种,平均每晚播10 d,叶片数减少0.2片;同期播种,父母本播始历期相差3~7 d...
关键词:水稻 生育特性 开花习性 8优682 
云南地方老品种水稻中恢复基因位点遗传差异分析被引量:2
《中国农学通报》2012年第21期27-32,共6页寇姝燕 邹茜 刘慰华 谭亚铃 文建成 金寿林 洪汝科 谭学林 袁平荣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杂交粳稻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选育"(2006BAD01A01-7);云南省科技计划"高产优质抗病抗逆滇型杂交粳稻品种选育"(2009BB007)
目前生产上使用的水稻恢复系之间的遗传基础过于狭窄,应积极开发水稻新恢复系的选育工作。云南地理气候条件特殊,地方老品种资源丰富,是筛选新恢复系的理想材料。以61份云南地方老品种水稻资源为父本,通过测交筛选到6份可以恢复野败型...
关键词:云南地方稻种 测交 育性恢复 遗传差异 
杂交粳稻徐优502亲本的开花习性和生长发育习性
《江苏农业科学》2012年第12期86-89,共4页徐家安 王健康 郭荣良 王友霜 刘超 丁成伟 吴玉玲 胡婷婷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编号:2006BAD01A01-7);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编号:BE2009301-1)
对杂交粳稻徐优502的母本(不育系徐8908A)和父本(恢复系徐恢502)3年观察和调查结果表明,父本叶片数比母本多0.8~1.2张,不同年份间差异较小,播种期4月20日至5月30日,平均每晚播10 d,叶片数就减少0.2张;同期播种的父本播始历期与母本相差...
关键词:杂交粳稻 亲本 播始历期 开花动态 异交结实 
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徐优502亲本特性及高产制种技术被引量:1
《杂交水稻》2012年第2期29-32,共4页徐家安 王健康 郭荣良 刘超 丁成伟 吴玉玲 王友霜 胡婷婷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1A01-7)
根据三系杂交粳稻徐优502父母本的生育特点和抽穗开花习性,并且结合历年的生产实践,总结了徐优502高产制种技术措施。
关键词:杂交粳稻 徐优502 制种技术 
杂交粳稻功能叶性状的遗传及与产量性状的相关分析被引量:3
《华北农学报》2011年第6期228-232,共5页赵庆勇 张亚东 朱镇 赵凌 陈涛 周丽慧 姚姝 王才林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1A01-7);国家“863”计划项目(2010AA101302);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CX(09)634)
以9个新育成的BT型粳稻不育系和5个恢复系及按NCⅡ设计配制的45个组合为材料,研究杂交粳稻上部3片功能叶性状的遗传特征以及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杂交粳稻12个功能叶性状均受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的影响,但以加性效应占主导地位...
关键词:杂交粳稻 功能叶 遗传分析 产量性状 相关性 
应用花药培养提纯粳稻不育系XG111A和保持系XG111B被引量:5
《西北农业学报》2011年第10期53-57,共5页胡婷婷 刘超 王健康 丁成伟 郭荣良 吴玉玲 徐家安 王友霜 
徐州市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基金(200804);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BE2009301-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2006BAD01A01-7)
应用花药培养技术对粳稻BT型不育系XG111A和保持系XG111B进行提纯改良。结果表明,低温6~8℃预处理3~18 d,有助于花药愈伤诱导率的提高,尤以低温预处理8 d,愈伤诱导率最高;35~50 d诱导愈伤的分化率最高,XG111A和XG111B的分化率分别达...
关键词:粳稻 花药培养 提纯 不育系XG111A 保持系XG111B 
“徐稻5号”小麦茬机插高产配套栽培技术被引量:1
《上海农业科技》2011年第3期46-47,共2页徐家安 王友霜 王健康 刘超 郭荣良 丁成伟 吴玉玲 胡婷婷 韩从道 
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BE2010363);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BE2009301-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2006BAD01A01-7)
"徐稻5号"株形紧凑、分蘖力强、叶片挺拔、根系发达、茎秆粗壮、抗倒能力强、返苗期短、田间抽穗整齐、后期灌浆快、熟相好、产量高。经多年种植实践,详细介绍了该品种的种植表现及机插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关键词:徐稻5号 种植表现 机插秧 栽培技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