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1A01-3)

作品数:26被引量:166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受刚许旭明梁康迳韦新宇陈志伟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农林大学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江苏农业学报》《中国农学通报》《安徽农业科学》《中国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选育水稻籼粳杂交杂交水稻三系不育系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籼粳衍生恢复系的研制与利用被引量:1
《福建农业学报》2015年第4期322-325,共4页马彬林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1A01-3);福建省三明市科技计划项目(2007N0070)
通过分析籼粳衍生恢复系选育与利用实践的成效及存在问题,认为:以优良籼稻恢复系为主体亲本,通过杂交导入粳稻亲缘,育成的籼型或偏籼型恢复系与籼型不育系有较好的亲和性及较强的配合力。恢复系材料的籼粳成分指数与其配制组合杂种的穗...
关键词:恢复系 籼粳成分指数 
优质籼型三系不育系明218A的选育被引量:2
《杂交水稻》2013年第5期13-15,共3页杨旺兴 卓伟 马彬林 邹文广 韦新宇 张受刚 许旭明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2006BAD01A01-3);福建省科技厅重点项目(2007N0070)
明218A是三明市农科院以优质常规稻E优540为母本与保持系金23B进行杂交,再与粤丰A测交并连续回交转育而成的野败籼型三系不育系。该不育系具有育性稳定、穗大粒多、开花习性好、异交结实率高、米质优、一般配合力强等特点,于2012年4月...
关键词:杂交水稻 籼型不育系 明218A 选育 
水稻籼粳交衍生系籼粳分化分析及其在DNA水平上划分标准初探被引量:7
《西南农业学报》2013年第4期1301-1307,共7页杨旺兴 许旭明 祁建民 卓伟 张受刚 马彬林 韦新宇 邹文广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2006BAD01A01-3);福建省科技厅重点项目(2007N0070)
提出两种DNA水平上籼粳分类的划分标准:①85%分类标准:粳(85%~100%)、偏粳(50%~85%)、偏籼(15%~50%)、籼(0%~15%)。②70%分类标准:粳(70%~100%)、偏粳(30%~70%)、偏籼(15%~30%)、籼(0%~15%),进行浅析,以期对分子标记应用在籼粳分类上进...
关键词:水稻 籼粳杂交 籼粳分类 程氏指数 简单重复序列 
应用表型系统聚类和SSR分子标记研究水稻亲本及籼粳衍生系遗传多样性被引量:8
《福建农业学报》2013年第3期211-216,共6页杨旺兴 许旭明 祁建民 卓伟 张受刚 马彬林 韦新宇 邹文广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2006BAD01A01-3);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2007N0070)
以17份籼稻、粳稻亲本及39份籼粳亚种间杂交衍生系为材料,利用SSR分子标记和表型系统聚类进行类群划分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类群结果表明:分子标记聚类与表型聚类结果较吻合,均能较准确地将优势类群聚在一起。表型聚类不能准确反映供试材...
关键词:水稻 籼粳杂交 衍生系 微卫星标记 遗传多样性 
弱感光型杂交水稻新组合金山优70被引量:3
《杂交水稻》2013年第1期82-83,共2页潘润森 毛大梅 陈志伟 官华忠 赵季志 潘明 廖伟力 周元昌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高产优质多抗水稻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培育"(2006BAD01A01-3);福建省科技重点计划"利用优异种质选育优良杂交稻新组合及其产业化"(2007N0010)
金山优70是福建农林大学用自育优质三系不育系金山A-1与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育成的恢复系明恢70配组育成的弱感光型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12年3月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
关键词:杂交水稻 金山优70 选育 
水稻雄性不育新材料SC316的育性遗传研究被引量:1
《核农学报》2011年第3期416-420,共5页台德卫 易成新 黄显波 杨剑波 李莉 
安徽省科技攻关(重大)项目(06003010B);农业部948全球水稻分子育种计划项目(30040025);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1A01-3);安徽省农科院人才培养基金
采用连续回交方法,将SC316不育基因转育到中籼898品种中,研究不同世代回交群体、姊妹交群体及可育单株后代群体的育性表现。结果表明,SC316不育基因在这些群体中的表现符合1对显性核不育基因遗传规律,该不育材料携带有显性核不育基因。
关键词:水稻 雄性不育 显性核不育基因 
籼型水稻三系不育系广抗13A抗稻瘟病基因的遗传被引量:4
《福建农业学报》2011年第3期345-349,共5页韦新宇 许旭明 王宗华 梁康迳 张受刚 卓伟 马彬林 陈美莲 杨旺兴 邹文广 杨腾帮 范祖军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1A01-3);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9J01327)
籼型水稻三系不育系广抗13A生产上对稻瘟病菌表现抗谱广、抗性强的特点,于2003年10月通过福建省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借助5个以CO39为遗传背景的近等基因系(鉴别品种)和1个普感品种丽江新团黑谷(LTH)组成的基因分析体系,对籼型水稻三系不...
关键词:籼型 三系不育系 广抗13A 抗稻瘟病基因 遗传分析 
优质杂交水稻花2优86高产制种技术被引量:4
《杂交水稻》2010年第6期37-38,共2页夏法刚 陈志伟 潘润森 官华忠 林荔辉 毛大梅 赵季志 周元昌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高产优质多抗水稻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培育"(2006BAD01A01-3);福建省科技重点计划"利用优异种质选育优良杂交稻新组合及其产业化"(2007N0010);福建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优质杂交稻新组合花2优86生产配套技术集成与产业化开发"(JA10095)
根据优质杂交水稻花2优86(花2A/明恢86)亲本的特征特性和在泰宁的制种实践,总结了其高产制种技术。
关键词:杂交水稻 花2优86 制种技术 
水稻籼粳交衍生系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效应与杂种优势被引量:5
《亚热带农业研究》2010年第3期145-152,共8页韦新宇 许旭明 张受刚 卓伟 马彬林 梁康迳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1A01-3);福建省科技厅重点项目(2007N0070);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9J01327)资助
采用包括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AD模型),对不同环境下水稻籼粳交衍生系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效应与杂种优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播抽天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性状以基因的加性主效应为主;结实率和株高...
关键词:籼粳交衍生系 加性—显性遗传主效应 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 产量相关性状 杂种优势 
籼粳杂交不同衍生世代产量相关性状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研究被引量:4
《福建农业学报》2010年第3期251-259,共9页韦新宇 柯蓓 张受刚 卓伟 马彬林 杨腾帮 杨旺兴 邹文广 范祖军 许旭明 梁康迳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1A01-3);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007N0070);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9J01327)
采用包括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AD模型),分析了水稻籼粳杂交不同选育阶段衍生系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表现规律。结果表明,所测定各产量相关性状中普遍存在着遗传主效应,且也普遍存在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其中,衍生...
关键词:籼粳杂交 衍生世代 产量相关性状 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