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02001)

作品数:6被引量:3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叶晓红任佳陈国梁赵海涛许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南方文物》《中原文物》《故宫博物院院刊》更多>>
相关主题:玉器二里头遗址绿松石出土玉器遗址出土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理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略论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出土玉器工艺被引量:1
《故宫博物院院刊》2019年第3期59-68,110,共11页宗时珍 叶晓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02001);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成果
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出土的200多件玉器是西汉早期玉器的典型代表。在全面检视这批出土玉器的基础上,本文选择几件典型玉器进行微痕复制和SEM分析,发现当时玉器制作已有相当成熟固定的加工工序和规范标准,说明楚王室在当时已拥有管理严格...
关键词:狮子山 楚王墓 玉器 工艺 
春秋晚期玉器工艺研究——以桐柏月河M1出土玉器为例被引量:2
《中原文物》2017年第6期88-98,共11页叶晓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02001);社科院创新项目<现代分析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出土玉器研究>;河南省"嵩山地区文明化进程与华夏文明的形成"项目成果之一
本文以桐柏月河M1出土玉器为例,讨论了春秋晚期玉器加工工艺,基本包括开料、打磨、阴刻、减地、透雕和钻孔等六类。其中,旋转砣具已经非常成熟地运用于阴刻工艺,偶尔运用于减地工艺,但尚未用于钻孔等其他工序。春秋晚期,礼玉更多表现为...
关键词:春秋晚期 月河 玉器 工艺 
殷墟晚商玉器切割技术试析被引量:5
《南方文物》2016年第4期128-140,共13页叶晓红 唐际根 徐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1302001);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嵩山地区文明化进程与华夏文明的形成"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主要介绍了殷墟妇好墓玉器切割技术的研究情况。殷墟晚商时期玉器开料以锯片切割技术为主。二次加工中,存在一类携带解玉砂的、硬度和韧度都较高的线状工具,被用于镂雕等工艺。另外,解玉砂技术在殷墟晚商时期可能已产生变革。
关键词:殷墟 妇好墓 玉器 切割 技术 
二里头遗址绿松石的红外光谱产地识别被引量:9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5年第10期2767-2772,共6页任佳 叶晓红 王妍 罗书琼 施光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02001);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项目(11120131001040);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项目(20120022110004)资助
湖北十堰是世界著名优质绿松石产地,所产松石颜色鲜艳、质地细腻。距十堰绿松石矿区直线距离300km的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于2002年以来出土了大量绿松石器。有学者推测二者存在供与用玉的关系,即存在古老的"绿松石之路"。然而,为了考证...
关键词:绿松石 红外光谱 二里头遗址 矿源产地特征 
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月河一号春秋墓出土玉器阴刻技术的微痕分析被引量:10
《南方文物》2015年第4期112-119,共8页叶晓红 刘新 蒋宏杰 乔保同 
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中国文化遗产科学体系创新研究.古代玉器研究科学技术体系构建Ⅱ>和<现代分析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出土玉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41302001)研究成果
本文主要介绍了桐柏月河一号春秋墓出土玉器阴刻技术的微痕研究情况。根据6件典型玉器所开展的阴刻纹饰的微痕观察,初步判断春秋晚期玉器阴刻工艺已成熟使用了添加解玉砂的旋转砣具技术。文章通过比较不同玉器阴刻工艺水平的细微差别,...
关键词:月河 春秋时期 玉器 阴刻技术 扫描电子显微镜 
二里头遗址出土绿松石器物的来源初探被引量:17
《第四纪研究》2014年第1期212-223,共12页叶晓红 任佳 许宏 陈国梁 赵海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302001);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批准号:11&ZD183);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批准号:2013BAK08B03);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012M520532)共同资助
二里头遗址自发掘以来出土了大量绿松石器,围垣作坊区出土了数千件绿松石原料,说明二里头先民拥有稳定的绿松石来源。在考察鄂、豫、陕绿松石矿的北矿带和南矿带的基础上,对出土绿松石样品和采集样品进行铜同位素组成、稀土元素配分、...
关键词:二里头遗址 绿松石 探源 铜同位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