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3-SW-418)

作品数:48被引量:2316H指数:2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朱教君曾德慧康宏樟汪思龙许美玲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沈阳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华南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土壤通报》《干旱区研究》《中国环境科学》《江西农业大学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沙地樟子松樟子松沙地人工林樟子松人工林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东北次生林主要树种比叶面积对光照强度的响应被引量:31
《生态学杂志》2009年第8期1437-1442,共6页李明财 朱教君 孙一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083008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0671669);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资助项目(KZCX3-SW-418)
通过测定不同光照条件下(15%透光、30%透光、60%透光、全光)东北次生林主要树种(红松、红皮云杉、胡桃楸、水曲柳和黄波罗)的比叶面积,探讨了不同树种对光照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结果表明:不同树种比叶面积存在明显的差异,尤其是常绿针叶...
关键词:次生林 比叶面积 光照条件 光适应 共生 
通过杉木采伐迹地撂荒重建乡土维管植物多样性被引量:4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79-85,共7页颜绍馗 汪思龙 范冰 李媛良 张代贵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3-SW-418)
撂荒为采伐迹地树种提供了更新机会,但是撂荒在用材林向天然林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尚不清楚.该文比较分析了亚热带湖南会同林区,杉木采伐迹地撂荒10年而成的次生常绿阔叶林、杉木人工林、老龄次生常绿阔叶林,3个演替阶段的维管植物...
关键词:人工林 天然林 亚热带 撂荒演替 物种周转 
毛竹(Phyllostachy pubescens)、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及其分配特征被引量:74
《生态学报》2007年第7期2794-2801,共8页肖复明 范少辉 汪思龙 熊彩云 张池 刘素萍 张剑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资助项目(2006BAD19B01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270268);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资助项目(KZCX3-SW-418)~~
研究比较了湖南会同林区毛竹、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含量和碳贮量分配特征,结果表明,15年生杉木各器官碳含量在47.15%~50.43%之间,不同器官碳含量高低依次为树干、树叶、树皮、树枝、树根;毛竹不同器官碳含量波动在44.51%~49.91%,各...
关键词:毛竹林 杉木人工林 碳贮量 碳分配 
不同温度条件下杉木、桤木和火力楠细根分解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被引量:21
《应用生态学报》2007年第3期481-486,共6页刘艳 汪思龙 王晓伟 于小军 杨跃军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3-SW-4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470303).
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温度(9℃、14℃、24℃和28℃)条件下桤木、杉木和火力楠细根分解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树种细根的分解率不同,树种间差异显著,大小依次为火力楠>桤木>杉木.细根分解率随着培养温度的增加而增...
关键词:细根 分解 微生物碳 水溶性有机碳 易氧化有机碳 
科尔沁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幼树水分生理生态特性被引量:35
《干旱区研究》2007年第1期15-22,共8页康宏樟 朱教君 许美玲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资助项目(KZCX3-SW-4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371149)
水分是沙地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var.mongolica)生长最重要的生态因子,在对科尔沁沙地东南缘樟子松疏林草地土壤水分监测的同时,对13年生沙地(疏林草地)樟子松人工幼树的叶片水势(ψ)、蒸腾速率(E)、气孔导度(g)及其相应环境因子进...
关键词: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疏林草地 水势 蒸腾速率 土壤水分 科尔沁沙地 
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特征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被引量:84
《应用生态学报》2006年第12期2292-2296,共5页何友军 王清奎 汪思龙 于小军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3-SW-4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470303).
研究了湖南会同红黄壤区杉木人工林和常绿阔叶林土壤微生物量和养分状况.结果表明,该区杉木人工林取代地带性常绿阔叶林和杉木连栽后,土壤微生物碳、氮和土壤养分含量下降,土壤严重退化.在0~10cm土层内,常绿阔叶林土壤微生物碳...
关键词:杉木人工林 常绿阔叶林 土壤微生物量 土壤肥力 
湖南会同天然次生常绿阔叶林群落呼吸量测定被引量:2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S2期40-44,共5页肖复明 汪思龙 范少辉 杜天真 陈龙池 于小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270268);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ZCX3-SW-418)
该文对湖南会同天然次生常绿阔叶林中红拷-青冈-刨花楠群落CO2排放动态和各树种呼吸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木质器官呼吸速率与其直径呈负相关关系,林木树干呼吸的季节变化规律为3—7月随着树木生长和气温的升高,树干呼吸呈上升的趋势,...
关键词:天然次生阔叶林 群落呼吸 CO2排放动态 
从恢复生态学视角透析防护林衰退及其防治对策:以章古台地区樟子松林为例被引量:42
《应用生态学报》2006年第12期2229-2235,共7页姜凤岐 曾德慧 于占源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5BA517A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471377);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资助项目(KZCX3-SW-418).
针对防护林衰退问题,以章古台樟子松固沙林为案例,应用生态演替、干扰、种群密度等关键性恢复生态学理论和原则,对防护林在决策层面的设计要素的科学性及其与衰退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评价,认为大面积造林与地带性顶极的不吻合(即偏离生...
关键词:生态演替 干扰 种群密度 恢复生态学 防护林衰退 
添加氮肥对沙地樟子松幼苗生物量分配与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8
《生态学杂志》2006年第11期1312-1317,共6页邓斌 曾德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471377);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资助项目(KZCX3-SW-418)。
设计5个氮肥(NH4NO3)添加水平(g·m^-2):0(CK)、10.0(N1)、20.0(N2)、40.0(N3)和50.0(N4),研究了沙地樟子松幼苗生长与生理学指标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添加氮肥促进了幼苗的高生长、相对生长速率、单株总生物量...
关键词:氮肥添加 樟子松幼苗 生物量分配 叶片生理特性 
章古台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土壤盐分动态变化研究被引量:2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539-543,共5页徐大勇 康宏樟 裘秀群 王科 郭晓敏 张金鑫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3-SW-418)资助
通过应用电导率法,对不同密度和不同年龄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分内土壤盐分总量和各种阳离子含量进行一个生长季的观测,结果表明:各标准地不同土层土壤盐分含量都很小,且在7~9月变化幅度较小,波动范围在5%~27%之间;表层土壤盐分...
关键词:沙地樟子松 人工林 土壤盐分 动态变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