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660073)

作品数:10被引量:1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刘志刚朱清仙叶炳辉高波罗时文更多>>
相关机构:深圳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江西医学院深圳市微生物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更多>>
相关期刊:《畜牧兽医学报》《中国兽医学报》《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中华硬蜱叮咬宿主变应原免疫力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微小牛蜱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片段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12年第4期331-332,共2页梁怡琳 高攀 柯泽楷 罗新萍 刘志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9660073);广东省科技重点专项(No.2003A3080502);深圳大学校创新科研团队基金(No.200904)~~
为克隆和表达微小牛蜱磷酸丙糖异构酶(triosephosphate isomerase,Tim)编码基因,提取微小牛蜱成虫总RNA,采用RT-PCR方法扩增目的基因,将其连入pMD-18T载体,经酶切和测序鉴定后,将正确的目的基因与pET-28a表达载体连接,并转入大肠埃希菌(...
关键词:微小牛蜱 磷酸丙糖异构酶 克隆 表达 
美洲大蠊变应原CrPI的表达、纯化与免疫学特性鉴定被引量:10
《昆虫学报》2005年第1期13-17,共5页高波 刘志刚 邢苗 徐宏 罗时文 赖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 9660 0 73 );广东省科技重点项目 (2 0 0 3A3 0 80 5 0 2 );深圳市科技计划资助项目
以阳性噬菌体克隆为模板 ,通过PCR扩增出目的基因片段并克隆入T载体 ,经测序证实为美洲大蠊Periplanetaamericana变应原CrPI后 ,将该基因亚克隆入表达载体pGEX 5X 1。美洲大蠊变应原CrPI在大肠杆菌中得到高效表达 ,但主要以包涵体形式...
关键词:美洲大蠊 重组变应原Cr PI 蛋白表达 亲和层析 免疫印迹 
中华硬蜱特异性抗原的定位被引量:1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4年第9期748-750,共3页刘志刚 叶炳辉 朱清仙 高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No 3 9660 0 73 )
采用LSAB免疫酶组化染色技术 ,对中华硬蜱特异性抗原定位进行分析 ;用中华硬蜱反复叮咬后的动物血清 ,经LSAB法抗原片染色 ;结果显示 :中华硬蜱唾液腺和中肠上皮呈阳性反应 ,而在蜱的肌肉组织、卵巢组织、血腔等器官组织均显阴性反应 ,...
关键词:中华硬蜱 特异性抗原 定位 
二棘血蜱叮咬中华硬蜱纯化抗原免疫接种宿主后的交叉免疫反应
《中国生物防治》2004年第2期95-98,共4页刘志刚 叶炳辉 崔晓民 徐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9660073)
选用中华硬蜱105kD柱层析纯化抗原对新西兰兔进行免疫接种,再用二棘血蜱进行叮咬,并与单纯二棘血蜱叮咬组和佐剂对照组进行对比,以探讨不同种属硬蜱之间的交叉免疫抗性。结果显示:单纯二棘血蜱叮咬组吸血量为181 3±44 3mg,而二棘血蜱...
关键词:中华硬蜱 二棘血蜱 105kD纯化抗原 免疫接种 交叉免疫反应 
蟑螂变应原Cr-PI包涵体的变复性研究被引量:3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2004年第2期96-100,共5页高波 刘志刚 苏东明 罗时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No . 3 9660 0 73 )资助项目~~
本研究优化了GST CrPI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诱导表达条件和GST CrPI包涵体的复性条件 ;采用GlutathioneSepharoseTM 4B亲和层析分离纯化融合蛋白 ,以Xa酶切去掉其GST标签后 ,对CrPI进行了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分析 (ESI MS MS)。结果表...
关键词:蟑螂 变应原 Cr-PI 包涵体 变复性 融合蛋白 大肠杆菌 
中华硬蜱初次和再次感染宿主后叮咬局部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动态观察被引量:2
《中国兽医学报》2004年第5期448-450,共3页刘志刚 叶炳辉 朱清仙 喻海琼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396 6 0 0 73)
中华硬蜱初次叮咬和再次叮咬宿主后 ,叮咬部位可发生一系列程度不同的病理学变化 ,在初次叮咬过程中 ,叮咬局部组织反应较轻 ,其皮肤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较少 ,主要为中性粒细胞以及少量巨噬细胞 ,于叮咬后 5 d达高峰 ,无组织坏死现象。...
关键词:中华硬蜱 感染 宿主 叮咬 组织病理学 组织坏死 
中华硬蜱叮咬不同免疫力新西兰兔后中肠上皮组织的形态动态变化
《昆虫学报》2004年第4期534-537,共4页刘志刚 叶炳辉 朱清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3 9660 0 73 )
通过光镜和电镜观察了中华硬蜱Ixodessinensis叮咬初次和再次感染宿主新西兰兔后不同时间 (叮咬后 2 4h、4 8h、72h以及第 5天、第 8天 )中肠上皮组织的形态学动态变化。结果显示 :中华硬蜱叮咬前中肠上皮主要由替代细胞和少量体积较大...
关键词:中华硬蜱 新西兰兔 免疫反应 中肠上皮组织 形态变化 
中华硬蜱叮咬蜱抗原免疫接种宿主后中肠组织化学的动态观察被引量:1
《畜牧兽医学报》2004年第4期463-467,共5页刘志刚 叶炳辉 朱清仙 徐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9660073)
选用中华硬蜱叮咬中肠抗原免疫接种组及初次叮咬组和佐剂对照组宿主并分别在不同时间(叮咬24、48、72h以及5、8d)对蜱中肠蛋白质、糖原及多糖进行了动态观察,并对消化细胞核DNA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蜱叮咬中肠抗原免疫接种宿主后可...
关键词:中华硬蜱 免疫接种 组织化学 图像分析 中肠损伤 
叮咬不同免疫力兔后中华硬蜱中肠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观察被引量:2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4年第1期33-36,共4页刘志刚 叶炳辉 朱清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No 39660 0 73)~~
目的 探讨叮咬不同免疫力兔后中华硬蜱中肠上皮细胞的病理变化。 方法 选用中华硬蜱相对分子质量 (Mr)为 10 5 0 0 0纯化抗原 ,按常规方法分别于后足掌、腹股沟以及颈背部多点皮内注射免疫新西兰兔。免疫后每只兔用 3 0只雌性中华硬...
关键词:中华硬蜱 免疫力 中肠上皮细胞 超微结构 病理特点 动物实验 
宿主被中华硬蜱叮咬后局部皮肤组织病理学研究
《江西医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1-4,F004,共5页朱清仙 刘志刚 熊国强 吴绮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660073);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964028)
用光镜、电镜和体视学方法观察和分析经不同抗原免疫接种兔被蜱叮咬的局部组织病理变化,以了解局部组织的反应性。结果表明佐剂对照组、纯化抗原组和唾液腺抗原组兔被叮咬后均出现炎症变化,佐剂对照组和纯化抗原组反应较轻,唾液腺抗原...
关键词:中华硬蜱 超微结构 特异性抗原 免疫接种 体视学 皮肤炎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