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12J01220)

作品数:7被引量:3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吕振利孙金山左昌群张欢欢张洪海更多>>
相关机构:华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人民长江》《现代隧道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高强陶粒混凝土轴压比箍筋间距混凝土框架高强陶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轴压比及柱配筋对陶粒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建筑结构》2018年第15期79-83,共5页赵旭 吕振利 阚晋 
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3Z30);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12J01220);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15J01015);华侨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12BS130)
通过五个单榀陶粒混凝土框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了轴压比、柱纵筋配筋率、柱配箍率对陶粒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了陶粒混凝土框架的受力全过程、开裂荷载、极限荷载和破坏形态,获得了陶粒混凝土框架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
关键词:陶粒混凝土框架 抗震性能 纵筋配筋率 箍筋间距 轴压比 
梁不同配筋情况下页岩陶粒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研究被引量:1
《建筑科学》2017年第11期54-61,共8页赵天龙 吕振利 陈林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672111);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2J01220);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3Z30);福建省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华侨大学优秀青年科技创新人才项目(NO:ZQN-YX300)
为了研究页岩陶粒混凝土框架的抗震性能,制作了6榀缩尺比例为1∶2及梁不同配筋情况下的单层单跨页岩陶粒混凝土框架模型,在考虑竖向受力不变情况下,进行水平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分析了梁不同配筋率对破坏机制、滞回特性、位移延性、刚度...
关键词:页岩陶粒混凝土 框架结构 抗震性能 拟静力试验 配筋率 箍筋间距 
钢纤维高强陶粒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15
《建筑结构》2016年第4期79-84,共6页张欢欢 吕振利 刘阳 
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3Z30);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12J01220);华侨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12BS130)
主要通过42个局部粘结的中心拔出试验,研究不同钢纤维体积率、不同钢筋直径和不同钢纤维长径比对钢纤维高强陶粒混凝土与钢筋粘结性能的影响;用能量吸收和等效粘结强度评价了钢纤维高强陶粒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结韧性。试验结果表明:...
关键词:钢纤维 高强陶粒混凝土 粘结性能 滑移 
高强陶粒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4
《建筑科学》2016年第1期81-87,共7页张洪海 吕振利 苏世灼 
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3Z30);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12J01220);华侨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通过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对5个不同轴压比和核心区配箍率的高强陶粒混凝土中节点和1个普通混凝土中节点进行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对不同核心区配箍率及不同轴压比情况下的高强陶粒混凝土节点的破坏形态、滞回规律、骨架曲线特征、延性、...
关键词:高强陶粒混凝土 框架节点 配箍率 轴压比 抗震性能 延性 
切方边坡悬臂桩土拱效应形成与失效机制数值模拟被引量:1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第2期97-106,共10页吕振利 孙金山 左昌群 王梓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02196);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2J01220);华侨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2FFB06502)
为了分析切方边坡悬臂桩受力特征,运用二维颗粒流方法建立了相应的数值模型,研究了桩间土拱形成的过程及其破坏机制。依据桩后土体的荷载-位移曲线和变形特征,揭示了桩后土拱形成过程的3个阶段以及各阶段土体应力分布和变形的特征。研...
关键词:岩土工程 边坡 抗滑桩 土拱效应 颗粒流法 数值模拟 
爆破地震波作用下深埋圆形隧道围岩质点振动规律研究被引量:6
《现代隧道技术》2014年第1期38-44,共7页吕振利 孙金山 左昌群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2J01220);华侨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102196;51379194);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2FFB06502)
开挖爆破产生的地震波会诱发邻近隧道的动力响应,并影响其安全和稳定。文章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爆破地震波中的P波与邻近圆形隧道的相互作用,研究了不同工况下围岩质点振动分布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应力波通过圆洞时,围岩中质点的振...
关键词:圆形隧道 爆破振动 P波 数值模拟 
深基坑悬臂式围护结构地震响应分析被引量:4
《人民长江》2013年第3期44-47,共4页郭鸿俊 李堰洲 吕振利 孙金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02196);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2J01220)
悬臂式围护结构是深基坑最常采用的围护结构形式。应用有限单元法分析了深基坑悬臂式围护结构在地震波作用下的响应。计算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悬臂式围护结构的弯矩出现波动,当地震强度较低时,其分布特征变化不大,但在强度较高地震作用...
关键词:基坑 悬臂式围护结构 地震响应 抗震稳定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