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B06B03)

作品数:14被引量:169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胡春宏陈绪坚陈建国安催花陈雄波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太原理工大学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人民黄河》《泥沙研究》《中国农村水利水电》《水利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优化配置泥沙黄河治理黄河泥沙黄河干流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蒸发皿蒸发和潜在蒸散发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被引量:11
《人民黄河》2010年第11期42-44,共3页廖晓芳 钱胜 彭彦铭 李庆国 鲁俊 蔡春祥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B06B03)
基于Penman-Monteith公式研究了黄河流域1956—2001年间潜在蒸散发量和实测蒸发皿蒸发的时空分布和变化规律,并重点分析了蒸发皿蒸发量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在年和季节尺度上,Penman-Monteith潜在蒸散发量和实测蒸发皿蒸发量的相关系...
关键词:PENMAN-MONTEITH 气候响应 潜在蒸散发 蒸发皿蒸发 黄河流域 
黄河干流泥沙空间优化配置研究(Ⅲ)—模式与方案被引量:13
《水利学报》2010年第5期514-523,共10页胡春宏 陈绪坚 陈建国 安催花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06BAB06B03);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5072593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基金项目(50721006)
本文提出了黄河干流泥沙未来可能的4种配置模式及相应的基本配置方案。应用黄河泥沙空间优化配置数学模型对组合的14个优化配置方案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基本方案一至四的黄河泥沙空间分布状况具有不断改善的趋势。提出了黄河泥沙配置...
关键词:黄河泥沙 优化配置 配置模式 配置方案 黄河治理 
黄河干流泥沙空间优化配置研究(Ⅱ)——潜力与能力被引量:17
《水利学报》2010年第4期379-389,共11页胡春宏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06BAB06B03);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5072593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基金项目(50721006)
本文采用实测资料分析和数学模型计算等方法,系统研究了2050以前不同水沙系列条件下黄河干流泥沙空间优化配置的潜力与能力及经济投入指标。结果表明,黄河干流河道的输沙潜力与能力较大,2008—2050年下游河道利津站的年最大输沙潜力为10...
关键词:黄河泥沙 优化配置 潜力与能力 经济投入 黄河治理 
黄河干流泥沙空间优化配置研究(Ⅰ)——理论与模型被引量:20
《水利学报》2010年第3期253-263,共11页胡春宏 陈绪坚 陈建国 郭庆超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5072593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基金项目(50721006);"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06BAB06B03)
在分析1950年以来6个不同时期黄河空间泥沙分布状况及存在的主河槽淤积比例偏大、主河槽萎缩、河道输沙能力下降、排沙入海比例减少等问题的基础上,构建了黄河泥沙空间优化配置的总体框架,提出了泥沙优化配置的理论方法,确定了黄河泥沙...
关键词:黄河泥沙 优化配置 理论方法 数学模型 黄河治理 
清8汊河河道冲淤变化预测
《人民黄河》2009年第6期30-31,33,共3页陈雄波 杜远 安催花 钱裕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B06B03)
介绍了清8汊河的流路情况,阐述了清8汊河概化河长方案设定的原则,并采用泥沙数学模型预测了各方案达到改道标准的时间和西河口以下河长,得到了防洪规划时应选择方案的冲淤量和设计洪水水面线。结果表明,本次计算成果是比较合理的,可作...
关键词:防洪规划 行河年限 冲淤变化 清8汊河 黄河口 
黄河泥沙资源化利用研究被引量:12
《人民黄河》2009年第5期49-51,共3页吴海亮 何予川 刘娟 魏剑宏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B06B03)
从广义角度系统研究、总结了黄河泥沙利用的方式和途径,认为其具有减沙作用的持久性、利用能力的波动性、时空分布的不均性、利用目的的辅助性和利用区域的局限性等特点。通过研究近期加固大堤、淤筑村台、淤填堤河串沟、供水引沙、放...
关键词:泥沙 资源化 泥沙利用 黄河 
黄河口演变对下游河道的反馈影响被引量:3
《人民黄河》2009年第2期27-29,共3页陈雄波 杜远 安催花 钱裕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B06B03)
按照不同的时间尺度分析了黄河口演变对下游河道宏观、中观和微观的反馈影响,结果表明三者之间是辨证统一的关系。为了减少黄河口演变对下游河道的反馈影响,应在黄河中上游、下游、河口尾闾段进行综合治理:①中上游实施水利水保建设、...
关键词:反馈影响 河口演变 黄河口 
引黄灌区泥沙优化配置数学模型研究被引量:1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8年第12期1-4,共4页姚宛艳 赵海镜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11B01);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0725930);"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B06B03)
在分析引黄灌区泥沙分布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泥沙优化配置必要性的基础上,构建了引黄灌区泥沙多目标优化配置数学模型。针对引黄灌区泥沙分布的特点,在模型中提出了分散系数的概念。用所建模型对位山灌区进行了泥沙优化配置计算,配置结...
关键词:引黄灌区 泥沙 优化配置 数学模型 位山灌区 
黄河口清水沟流路汊河方案研究被引量:2
《人民黄河》2008年第11期40-41,44,共3页唐梅英 谢越韬 陈雄波 崔萌 钱裕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B06B03)。
通过对清水沟流路的北汊、清8汊及原河道各个组合方案的行河年限、对下游河道淤积反馈的影响、行河费用、防洪效果及对孤东油田防潮堤安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认为清水沟流路的行河寿命还有50年以上。同时,建议清水沟流路行河次序为:...
关键词:清水沟流路 清8汉河 北汉 原河道 汉河方案 黄河口 
黄河干流泥沙空间分布研究被引量:4
《人民黄河》2008年第10期38-40,42,共4页田勇 姜乃迁 林秀芝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B06B03);水利部科技创新资助项目(SCX-A-2003-10);水利部黄河泥沙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项目(2007007)
利用实测水沙资料,系统分析了1950-2005年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河段、不同分布单元黄河泥沙分布的特点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河干流泥沙分布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水沙条件和人类活动;上游地区人类活动...
关键词:人类活动 水库调度 引水引沙 空间分布 泥沙分布 黄河干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