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一般课题(08SFB2007)

作品数:4被引量:1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伍华军曹阳昭周叶中李炳辉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法商研究》《法学评论》《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公民意识宪政建设公民政治参与政治认同政治参与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公民意识:对公民政治参与的促进与形塑被引量:9
《法学评论》2014年第4期46-55,共10页伍华军 
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08SFB2007)"我国公民意识及其培植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民主是政治文明发展的内在要求。实践经验表明,民主制度和价值的实现,不仅需要依赖文明的政治制度,还必须辅助以健全的公民文化、丰富的政治实践来共同完成。因此,利益相关方,尤其是公民个人,对政治权力运行和监督的介入就显得尤为必要...
关键词:公民意识 政治认同 政治参与 宪政建设 
公民意识对协商民主的理念契合及其动力分析被引量:3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47-52,共6页伍华军 
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我国公民意识及其培植研究>(编号:08SFB2007)
协商民主理念与公民意识契合,协商民主的价值也滋养了公民意识,协商民主的实践史就是公民意识的成长史。从公民意识的构成要素和内容看协商民主的发展,主体意识是协商民主发展的原动力,权利意识是助动力,民主意识是持续推动力,责任意识...
关键词:公民意识 协商民主 动力 
社会基础:从宪法到宪政的关键条件被引量:1
《法商研究》2012年第3期29-32,共4页周叶中 李炳辉 
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资助项目(08SFB2007)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1982年宪法)颁行以来的30年,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卓越成就的30年,而且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向前发展的30年。无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还是国家和社会各方面...
关键词:1982年宪法 宪政建设 社会基础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经济社会发展 现行宪法 
少数民族地区公民意识培养研究被引量:4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100-104,共5页曹阳昭 
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08SFB2007)
少数民族地区公民意识的发展状况决定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发展,它更是保障国家领土完整和民族团结,提高我国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公民与国家的基本关系的研究和对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意义的...
关键词:公民意识 少数民族 宪法本位观 国家本位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