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142028)

作品数:6被引量:3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俊飚黄文清徐启权李海鹏周国洋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林业科学》《生态经济》《林业经济问题》《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退耕还林生态效益退耕还草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博弈分析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西部地区延长退耕还林补偿最适期限的灰色预测被引量:2
《林业科学》2008年第4期144-150,共7页黄文清 张俊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142028)后续成果;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6-0669)项目资助
构建西部产业结构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灰色预测模型GM(1,1),预测西部地区构建起较为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的时间大概在2017年,西部农村居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阶段的时间大概也在2017年,由此得出西部地区延长退耕还林补偿最适期限在10年左...
关键词:灰色预测 补偿期限 退耕还林 西部地区 
论碳贸易筹集我国“一退两还”后补偿资金——兼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退耕补偿方式转换被引量:2
《生态经济》2008年第2期75-78,82,共5页黄文清 张俊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70142028)后续成果
本文基于依靠"一退两还"自身发展获取其补偿资金的前提,通过对当前国内外碳贸易需求急剧增长等宏观背景的分析以及"一退两还"建设中碳贸易所具有的资源条件优势的判断,提出以我国长江流域和南方退耕还林(草)地区为重点,面向全球和全国...
关键词:“一退两还” 后补偿 碳贸易 清洁发展机制 
对“一退两还”补偿制度的建立与完善问题的思考被引量:7
《林业经济问题》2003年第5期249-252,共4页张俊飚 周国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142028);华中农业大学创新基金课题中的一部分
"一退两还"即"退耕还林还草",是世纪之交我国政府所确定的一项重大的生态重建工程。由于"一退两还"是一种对既定的经济与生态系统的打破,所以补偿成为新系统建立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分析"一退两还"过程中的补偿问题,对确保生态重建...
关键词:退耕还林还草 补偿机制 补偿标准 生态效益 资金来源 中国 
“一退两还”中的博弈分析与制度创新被引量:11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年第6期55-58,共4页张俊飚 李海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70 1 42 0 2 8)成果
“一退两还”即“退耕还林还草” ,是我国政府在世纪之交所作出的一项旨在推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本文运用博弈论的方法 ,通过对“一退两还”中的各个相关主体利益的思考和行为的辨析 ,结合分析结论 ,提出了对提高“一退两还”
关键词:博弈分析 制度创新 退耕还林 退耕还草 中介组织 监督机制 农民 经济利益 
对“一退两还”与贫困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的思考被引量:1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18-21,共4页张俊飚 任燕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70 14 2 0 2 8)
“一退两还”是我国生态建设过程中的一项最重要的战略。由于“一退两还”实施地域大多是在贫困地区 ,因此与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将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关联。如何确保“一退两还”的有效实施和贫困问题的有效缓解 ,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
关键词:贫困地区 经济发展 政策 贫困 补偿额度 补偿时间 可持续发展 退耕还林 退耕还草 植被结构 管理运作机构 
对建立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再思考被引量:14
《林业经济问题》2002年第5期305-307,共3页徐启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142028);华中农业大学SRF基金资助项目
从对青海省乐都县退耕还林的调查等来看,建立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已势在必行;本文以林业分类经营为基础,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上探讨了生态效益补偿额度的确定方法,最后提出了用模糊聚类分析进行生态效益补偿主体区域分类的思路。
关键词:乐都县 退耕还林 生态效益 补偿机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