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71053)

作品数:18被引量:176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刘新平张铜会李玉霖岳祥飞赵学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延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草业学报》《中国沙漠》《生态科学》《生态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科尔沁沙地生长季探测器地理沙质草地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医药卫生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GIS耦合地理探测器模型的陕北红枣生态适宜性区划与驱动机理分析被引量:3
《灌溉排水学报》2022年第12期97-106,共10页何钊全 尚雪 张铜会 云建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053,30972422);陕西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项目(20JS150);陕西省科技厅项目(202070117);延安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205040305)。
【目的】明晰陕北红枣生态适宜性区划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过程。【方法】本文利用GIS技术进行红枣生态适宜性区划分析,并通过地理探测器模型确定环境因子驱动机理。【结果】①红枣生态适宜性区划等级自陕北东南部向西北部由高到低...
关键词:GIS技术 生态适宜性 地理探测器 驱动机理 陕北红枣 
基于GIS的陕北红枣生态适宜性空间分布格局研究被引量:2
《生态科学》2022年第5期177-186,共10页何钊全 尚雪 张铜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053,30972422);陕西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项目(20JS150)。
作物的生态适宜性空间分布格局对于掌握作物生长适宜区域具有重要的作用。陕北红枣,作为该地区的特色经济作物,其生态适宜性分布特征尚不明晰。因此,本文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适宜地形、气候、土壤及植被因子权重,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
关键词:陕北红枣 GIS 生态适宜性 空间格局 
退耕还林(草)过程中陕北地区NDVI时空变异及其驱动因子的地理探测被引量:4
《生态科学》2022年第1期66-76,共11页尚雪 何钊全 张铜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053,30972422,51669034,5180922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0506706,2017YFC0504704);陕西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项目(20JS150);博士科学研究启动项目(205040305)。
地表植被作为生态环境变化的敏感因子,对维持区域生态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基于退耕还林(草)生态工程实施过程中2000-2019年陕北地区的MODIS NDVI数据,结合地形、地貌、气候、土壤和植被等环境因子,探究NDVI时空变异特征,并运用地理探...
关键词:植被NDVI 地理探测器 时空变化 驱动力 陕北地区 
放牧践踏对黄蒿功能性状的影响被引量:2
《西北植物学报》2021年第12期2122-2132,共11页程莉 刘新平 何玉惠 刘伟春 杨春宇 胡鸿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01076,4137105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0506706,2016YFC0500907)。
植物功能性状是构成植物个体的基础,从性状角度揭示植物个体特征的变化机制尤为重要。该研究以半干旱沙质草地优势草本植物黄蒿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践踏强度在生长季早期对其功能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群落水平上,放牧践踏显著降...
关键词:功能性状 黄蒿 放牧践踏 半干旱沙质草地 生长季早期 
小叶锦鸡儿饲用营养价值及青贮加工被引量:4
《草业学报》2021年第11期181-190,共10页胡鸿姣 刘新平 张铜会 何玉惠 王明明 张腊梅 孙姗姗 程莉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科尔沁沙地生态沙产业关键技术集成试验与示范;中国科学院科技扶贫项目(KFJ-FP-2021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01076,41371053)资助。
小叶锦鸡儿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开发利用的非竞争性饲料资源之一,目前其产业化利用仍处于瓶颈期,探寻其适宜饲用加工技术已成为当务之急。因此本研究以科尔沁沙地区花期(A_(1))、果期(A_(2))和生长季末期(A_(3))小叶锦鸡儿为原材料,添加...
关键词:小叶锦鸡儿 生育期 营养价值 青贮技术 
狗尾草(Setarria viridis)和大果虫实(Corispermummacrocarpum)植株大小、花期对生殖产出的影响
《中国沙漠》2021年第3期195-202,共8页程莉 刘新平 何玉惠 王立龙 车力木格 王明明 孙姗姗 胡鸿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01076,4137105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7YFC0506706,2016YFC0500907)。
生殖是生物繁衍后代、延续种族最基本的行为和过程,不仅是种群形成、发展和进化的核心问题,也是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演替的基础。为探究半干旱沙质草地一年生优势草本植物狗尾草(Setarria viridis)和大果虫实(Corispermum macrocarpum)...
关键词:植株大小 花期物候 生殖产出 一年生草本 
陕北黄芪生长适宜性分布及其地理探测研究被引量:1
《中国药学杂志》2021年第6期440-448,共9页尚雪 何钊全 张铜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41371053,30972422,51669034,5180922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2017YFC0506706,2017YFC0504704);博士科学研究启动项目资助(205040305)。
目的确定黄芪生长适宜性分布特征和区域,揭示其环境驱动因子影响规律,对陕北地区黄芪产业化种植培育和推广具有现实意义。方法本实验通过环境因子叠加得到陕北地区黄芪生长的适宜分布区,并采用地理探测器模型探测各环境因子对黄芪适宜...
关键词:黄芪 适宜性分布 环境因子 地理探测器 陕北地区 
增强型植被指数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机理被引量:14
《森林与环境学报》2020年第5期478-485,共8页尚雪 何钊全 张铜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053,30972422,51669034,5180922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0506706,2017YFC0504704);博士科学研究启动项目(205040305)。
基于2005—2019年增强型植被指数(EVI)数据,分析陕北地区EVI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机理。结果表明,2005—2019年,陕北地区植被EVI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总体上表现为,东南丘陵沟壑区植被覆盖度较高,西北风沙区及城镇建设用地区域植被覆盖度...
关键词:增强型植被指数 环境因子 驱动机理 陕北地区 
不同植被盖度沙质草地生长季土壤水分动态被引量:27
《中国沙漠》2019年第5期54-61,共8页王明明 刘新平 李玉霖 车力木格 罗永清 孙珊珊 魏静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课题(Y749BJ100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6YFC05009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053)
水分是干旱半干旱沙地生态系统最大的限制因子,研究植被盖度和土壤水分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沙地生态恢复和保护。基于生长季科尔沁沙质草地不同植被盖度下土壤水分动态和降水的观测试验,分析了沙质草地植被盖度和土壤水分的耦合关系。结果...
关键词:沙质草地 植被盖度 土壤水分 动态特征 
降雨量对科尔沁沙地3种沙生植物生长和生理的影响被引量:5
《中国沙漠》2019年第5期163-173,共11页陈娟丽 赵学勇 刘新平 张雅秋 罗永清 张蕊 张润霞 于海伦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FY1002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00369,41371053);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科尔沁沙生植物资源调查”项目
对降水格局变化的响应是植物适应环境的重要方面。通过野外增减雨试验,研究了降水变化对科尔沁沙地3种沙生植物生长特性和生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6月植被平均密度最大,7月平均盖度最大,降雨量增加60%时,植被盖度最大,为58.0%。(2...
关键词:沙生植物 降雨量增减 生长特性 叶绿素荧光特性 抗氧化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