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A820049)

作品数:5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孙向阳甘功仁马珺张道强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刑事法杂志》《河南社会科学》《法学杂志》《求索》更多>>
相关主题:公众参与完整性预算公开国家法家法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清代习惯法与国家法的互动被引量:2
《河南社会科学》2013年第5期35-38,共4页马珺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1YJA820049)
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需要社会秩序和维护社会秩序的社会控制,而且,社会控制的方式和手段多种多样。清代,特殊的社会环境使得习惯法与国家法在少数民族自治权、旗民交产、宗族法规、民间契约、典卖女子、官方审判等方面互动并进,相互弥补,...
关键词:清代 习惯法 国家法 互动 
预算公开的目标及其实现路径被引量:5
《法学杂志》2012年第12期55-61,115,共8页甘功仁 
公共财政是民众主导的财政。实现公共财政的重要前提是公众的广泛参与和监督,而公众广泛参与和监督的基本前提是财政预算的公开与透明。预算公开的具体要求,有预算内容公开的完整性、预算过程公开的完整性、预算信息公开的通俗化、预算...
关键词:预算公开的目标 预算公开完整性 公众参与 公开意识 
唐律的共盗犯罪被引量:1
《中国刑事法杂志》2012年第6期116-121,共6页孙向阳 
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批准号:11YJA820049
唐律的共盗犯罪,由于主体的和行为的不同而存在极为复杂的共盗情形。在立法上,作为总则的《名例律》中有一般性规定,作为分则的《贼盗律》中又作进一步的一般性规定,然后还有盗罪具体情形的专门性规定,由此形成唐律交叉重合的复杂共盗关...
关键词:唐律 共盗 犯罪 
中国古代盗罪犯罪对象研究被引量:1
《求索》2012年第12期47-50,共4页孙向阳 
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11YJA820049)
与现代刑法通常以犯罪对象的价值作为盗罪定罪量刑的主要根据不同,古代法律对于所盗对象,则根据体现的社会关系、自然属性、控制方式、保管状态、可流通性以及所有权的主体等方面进行明确区分,并历史地体现出这些划分的立法规律。对于...
关键词:古代盗罪 犯罪对象 古代立法 
民国司法体系的统一与分裂——以刑事特别法适用机关为中心的考察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76-79,共4页张道强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清末民初习惯法与国家法的关系探析--立足于社会控制的视野"(11YJA820049);郑州大学211工程建设重点资助项目"中国法律文化传统研究"(LC-A003)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华民国时期在延续清末变法改制的基础上,建立了相对完整的基本司法制度,但在司法实践中不断为陆续出现的特别司法制度所冲击。从刑事特别法适用的视角看,在民国各个政权时期均存在归属普通司法机关适用与特别司法机关适用的两种情形...
关键词:民国 司法体系 刑事特别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