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3BAK08B02)

作品数:39被引量:327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莫多闻朱诚吴立王树芝齐乌云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地层学杂志》《华夏考古》《地学前缘》《地理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全新世遗址人地关系古环境环境考古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天文地球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成都平原马街遗址古洪水事件遗存考古发现与研究被引量:6
《地学前缘》2021年第2期181-201,共21页朱诚 徐佳佳 黄明 杨占风 张娜 江章华 白铁勇 陆福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204,41571179,41401216);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K08B02);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SKLLQG1206);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012SKL003)。
2014年5月,对四川成都郫县马街遗址古洪水事件做了调查,该遗址经度为103°55′39″E,纬度为30°53′37.1″N,遗址海拔为黄海高程499.758 m,遗址的2014CPMT1-T2探方中有古代生长在地下的树根1处、冲刷带来的独木舟1处、古树干9处。经光...
关键词:成都平原 马街遗址 古洪水事件 考古遗存 宝墩文化 
长江中游江汉-洞庭盆地全新世以来水文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被引量:3
《地理学报》2020年第3期529-543,共15页赵成双苹 莫多闻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1&ZD183);河南省特聘研究员基金项目;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重大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2013BAK08B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01220)。
本文基于长江中游江汉-洞庭盆地18个钻孔岩性、沉积特征及年代数据,结合研究区考古遗址点时空分布特征,恢复研究区全新世以来水文环境演变过程,并探讨了区域水文环境演变的成因机制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受东海海面上升和泥...
关键词:江汉-洞庭盆地 全新世 水文环境演变 人地关系 
古高梁河演变及其与古蓟城的关系被引量:2
《古地理学报》2017年第4期737-744,共8页岳升阳 马悦婷 齐乌云 徐海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171132);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122024);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编号:2013BAK08B02)联合资助~~
古高梁河对北京城的选址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以往研究者对古高梁河的名称界定不一致,古河道的年代和规模也比较模糊。借助多年来实地考察的成果,选取古高梁河沿线的典型剖面,用^(14)C、光释光、热释光等测年方式,结合地貌学、考古学...
关键词:北京 古高梁河 永定河 古蓟城 元大都 
对全球变化背景下长三角地区城镇化发展科学问题的思考被引量:30
《地理学报》2017年第4期633-645,共13页朱诚 姜逢清 吴立 曾蒙秀 贾天骄 周生路 宁越敏 于军 冯学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1179;41171163);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BE2014705);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K08B02)~~
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必由之路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期国策。在全球变化背景下,如何科学评估并预测气候变化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阐释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应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和适应模式,进而提出适应全球变化的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策略,...
关键词:全球变化 长三角 城镇化 人地相互作用 
山东沭河上游史前遗址的植物遗存浮选分析被引量:6
《农业考古》2017年第1期7-12,共6页齐乌云 赵志军 王树芝 刘长江 梁中合 贾笑冰 王金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GIS支持的山东沭河聚落考古研究"(项目编号:4980100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的人地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013BAK08B02);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考古遗址古环境重建及人地关系研究"课题资助
在山东沭河上游史前聚落考古调查中进行的遗址灰坑植物遗存浮选中,包括炭化植物种子和木炭碎块,其中以粟、稻谷、黍等农作物为主,以块根植物、豆科、杏梅、猕猴桃等采集植物,狗尾草属、稗属、藜科、菊科、莎草科、苋科等杂草种子,以及...
关键词:沭河上游 种子果实 木炭碎块 植物利用 史前农业 
山西太原盆地全新世地貌演化及其对古人类聚落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2
《古地理学报》2016年第5期895-904,共10页姜佳奇 莫多闻 吕建晴 廖奕楠 鲁鹏 任小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171006);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编号:2013BAK08B02);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编号:11&ZD183);河南省特聘研究员基金和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重大课题联合资助~~
人地关系是现代地理学重要的研究课题,其中地貌是影响古人类文化进程的重要因素。基于研究区野外地貌考察和沉积物的光释光年代测定,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技术,探讨山西省太原盆地全新世地貌演化过程、人类聚落分布变化规律及两者之...
关键词:人地关系 太原盆地 地貌演化 聚落分布 
澧阳平原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中期环境演变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被引量:6
《地理科学》2016年第7期1091-1098,共8页郭媛媛 莫多闻 毛龙江 郭伟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K08B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228;41171006;41072138);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1&ZD183)资助~~
通过对澧阳平原野外调查,多剖面地层对比分析及岩板垱(YBD)剖面样品的粒度、地球化学元素分析和年代测定,揭示该区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中期环境演变,并探讨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30~6ka B.P.间,澧阳平原由冲沟发育的...
关键词:澧阳平原 环境演变 人类活动 稻作农业 
西汉-元初什刹海沉积物植物硅酸体与环境研究——以小石碑胡同工地西壁南剖面为例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6年第7期126-132,共7页马悦婷 张鹏飞 岳升阳 齐乌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1132);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22024);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2013BAK08B02)资助
通过对什刹海北岸植硅体进行分类,并运用植硅体示暖指数分析、对应分析的方法,恢复了北京什刹海地区从西汉-元初的古气候与古环境变化,西汉至元初什刹海气候可以分为两个阶段。I期:西汉晚期-唐早期(1980a.B.P-1295a.B.P)总体为冷期,其...
关键词:什刹海 环境变迁 植物硅酸体 
以开庄遗址为例论苏北全新世海退成陆的时间被引量:4
《地层学杂志》2016年第2期209-218,共10页张娜 马春梅 朱诚 郭天虹 吴立 李开封 贾天骄 王明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1371204;411711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No.2013BAK08B02);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No.SKLLQG1206)共同资助
在AMS ^(14)C测年基础上,通过苏北开庄遗址地层的碎屑粒度和氧化-还原敏感元素测试分析,研究了该地区全新世成陆过程。结果表明,在开庄遗址下部的自然沉积地层中,V/(V+Ni)比值所代表的还原程度和碎屑粒度所代表的沉积动力随着钻井深度...
关键词:考古地层学 成陆过程 氧化-还原敏感元素 全新世 开庄遗址 东台 苏北 
澧阳平原优周岗遗址孢粉记录的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被引量:4
《地理研究》2016年第6期1041-1050,共10页郭媛媛 莫多闻 毛龙江 郭伟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K08B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228;41171006;4107213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1&ZD183)
通过对澧阳平原优周岗遗址剖面沉积样品孢粉分析,重建了该区5500 a B.P.~4000 a B.P.气候、水文、植被变化和人类活动历史。结果表明:距今5500~5200年大溪文化晚期,气候环境较为适宜;距今5200~4000年的屈家岭—石家河文化时期,气候暖...
关键词:环境变化 人类活动 孢粉分析 稻作农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