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中合

作品数:31被引量:309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遗址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史前遗址泥质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天文地球生物学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华夏考古》《稀土》《江汉考古》《考古》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龙山文化白陶产地的初步研究——以两城镇等遗址白陶样品为例
《考古》2024年第2期89-106,F0002,共19页郭明建 文德安 栾丰实 朱铁权 伊莎贝尔·德鲁克 万嘉丽 陆青玉 孙波 梁中合 
鲁斯基金(Luce/ACLS)(2010)的支持。
利用岩相及主量和微量化学元素分析,对城子崖、丁公与两城镇、尧王城等两组龙山文化遗址发现的白陶样品进行检测和对比,证明这些白陶样品原料大多为本地获得。但城子崖遗址相对较容易获取优质陶土,两城镇遗址的白陶来源则呈现出多元化,...
关键词:龙山文化 白陶产地 岩相分析 化学元素 地质背景 
山东沭河上游史前人类的食物结构
《农业考古》2023年第6期5-9,共5页齐乌云 王金霞 贾笑冰 梁中合 王树芝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华文明起源进程中的古环境和人地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020YFC1521605)、“文化科技与现代服务业”(项目编号:2022YFF0903500)、“天地联合田野考古调查关键技术”(项目编号:2020YFC1521900);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考古遗址古环境重建及人地关系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49801001)。
在山东沭河上游史前聚落考古研究中,本文采集了遗址动植物遗存的浮选样品、遗址及墓葬出土人骨的同位素微量元素分析样品、遗址文化层的植硅体和孢粉分析样品,并对其进行了相应的实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本区的大汶口文化晚期至岳石文...
关键词:沭河上游 大汶口文化 龙山文化 岳石文化 食物结构 
重庆巫山琵琶洲山包墓地2004年、2006年发掘简报
《江汉考古》2023年第4期18-34,共17页付仲杨 彭子源 王一凡 梁中合 陈超 
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研究课题“琵琶洲遗址与山包墓地考古发掘报告”项目阶段性成果。
2004年、200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江三峡工作队在重庆巫山琵琶洲山包墓地发掘了52座墓葬,其中战国晚期至汉代墓葬42座、宋代墓葬1座、年代不明墓葬9座,出土陶器、铜器、铁器及石、漆、银、琉璃、铜钱等遗物共514件。琵琶洲山...
关键词:巫山 琵琶洲山包墓地 战国晚期至汉代 
山东大汶口文化酒器初探被引量:8
《华夏考古》2021年第1期49-61,共13页刘莉 王佳静 陈星灿 梁中合 
中国有悠久的酿酒传统,近年来利用科技手段进行陶器残留物分析,使我们能够获得史前时期酿酒技术的直接考古学证据。本文对山东王因和西夏侯遗址出土的4件大汶口文化时期的陶器进行微植物和微生物分析,初步揭示了海岱地区在距今6200~460...
关键词:酒器 淀粉粒分析 酿酒 麹酒 霉菌 酵母 
北辛文化小口双耳罐的酿酒功能研究被引量:8
《东南文化》2020年第5期74-84,共11页刘莉 王佳静 陈星灿 梁中合 
斯坦福大学考古中心何勉君中国考古研究基金的支持。
山东济宁东贾柏遗址出土的北辛文化中期的两件小口双耳罐和两件磨棒上的残留物中发现较多的淀粉粒、植硅体、霉菌和酵母细胞。分析结果显示,两件陶罐曾用于酿酒,酿酒原料以稻米为主,并加入粟黍、小麦族、栝楼根和橡子。酿酒方法可能包...
关键词:北辛文化 东贾柏遗址 曲酒 口嚼酒 霉菌 酵母 文化传播 
安徽临泉宫庄遗址大汶口文化早期与龙山文化时期稻作农业发展的植硅体证据被引量:7
《微体古生物学报》2018年第4期370-380,共11页罗武宏 顾纯光 杨玉璋 张东 梁中合 方方 黄程青 张居中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项目)(批准号:2015CB9538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502164,41472148,41772172和4167217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批准号:15YJA780003);安徽省哲学与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批准号:AHSKY2016D37)共同资助.
新石器时代晚期(7.0-5.0 kaBP)是淮河中游地区单一稻作农业向稻旱兼作农业转变的关键阶段,然而,由于相关研究资料的匮乏,目前学术界对这一转变过程以及该时期淮河中游地区农作物的驯化水平等问题依然不清楚。本文利用植硅体分析方法,结...
关键词:植硅体 水稻驯化 稻作农业 竹亚科 宫庄遗址 安徽 
尧王城遗址与尧王城类型再探讨被引量:6
《北方文物》2017年第3期29-34,共6页梁中合 贾笑冰 
通过近些年新发现的资料对鲁东南地区龙山文化的特征、范围及内涵进行了新的梳理,同时提出了鲁东南龙山文化尧王城类型的特征及与其他类型存在的差异,特别是对其与其他类型的不同进行了总结,进一步厘清了尧王城类型的全貌。
关键词:龙山文化 类型 尧王城 
山东沭河上游史前遗址的植物遗存浮选分析被引量:6
《农业考古》2017年第1期7-12,共6页齐乌云 赵志军 王树芝 刘长江 梁中合 贾笑冰 王金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GIS支持的山东沭河聚落考古研究"(项目编号:4980100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的人地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013BAK08B02);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考古遗址古环境重建及人地关系研究"课题资助
在山东沭河上游史前聚落考古调查中进行的遗址灰坑植物遗存浮选中,包括炭化植物种子和木炭碎块,其中以粟、稻谷、黍等农作物为主,以块根植物、豆科、杏梅、猕猴桃等采集植物,狗尾草属、稗属、藜科、菊科、莎草科、苋科等杂草种子,以及...
关键词:沭河上游 种子果实 木炭碎块 植物利用 史前农业 
山东沭河上游史前遗址的植硅体分析被引量:5
《农业考古》2015年第6期8-12,共5页齐乌云 赵志军 梁中合 贾笑冰 王金霞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人地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013BAK08B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GIS支持的山东沭河聚落考古研究"(项目编号:49801001);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资助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考古遗址古环境重建及人地关系研究"课题资助
为了补充和验证山东沭河上游史前遗址植物遗存的浮选结果,在区域聚落考古调查中,采集了遗址文化层的植硅体分析样品,进行了实验室酸碱处理和显微镜鉴定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本区的植硅体分析,验证了植物遗存浮选所揭示的龙山文化时期种...
关键词:沭河上游 史前遗址 植硅体 稻谷 
山东日照市尧王城遗址2012年的调查与发掘被引量:27
《考古》2015年第9期7-24,共18页梁中合 张东 刘红军 
山东省文物局;日照市文物局的大力支持
201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等对山东省日照市尧王城遗址进行了调查和发掘,确定了城墙的存在及其范围、结构等,发现的遗迹有器物坑、灰坑、灰沟、房址和墓葬,出土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遗物均主要为陶器。城墙的始建年代为...
关键词:山东省日照市 尧王城遗址 北城墙 大汶口文化 龙山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