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8123)

作品数:22被引量:179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鹰刘淑虎陈晓娟樊海强张远翼更多>>
相关机构:福州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南京大学福建工程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外建筑》《华中建筑》《建筑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传统聚落聚落古建筑测绘点云数据传统村落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电子电信天文地球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理水7法的培田传统聚落营建智慧及其启示
《建筑与文化》2021年第12期86-88,共3页李慧丹 张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51278123);国家科技部“十二五”支撑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2BAJ 14B05)。
传统聚落理水措施有别于当前城市水系统"快速排除、末端集中"的建设模式。提炼传统聚落理水措施背后的营建智慧,对引导城建理水可谓"精准借鉴"。文章在梳理我国现代城市水系统问题,以及传统聚落理水系统对城市水系统建设可借鉴性的基础...
关键词:传统聚落 理水智慧 现代转译 城市水系统 培田村 
时空维度下历史街区传统院宅空间单元的演变研究——以泰宁尚书第历史街区为例被引量:1
《建筑与文化》2020年第8期268-271,共4页余梦 张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51278123);国家科技部“十二五”支撑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2BAJ14B05)。
院宅空间是组成传统聚落空间肌理的基本结构单元,且其空间形态的演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聚落整体空间形态。文章以泰宁尚书第历史街区为例,在时空维度下,以院宅空间作为基本研究单元,首先对院宅单元演变的阶段性特征进行梳理总结,再以...
关键词:历史街区 院宅空间单元 时空维度 演变规律 
宗族组织变化对传统聚落空间的影响--以泰宁传统聚落为例被引量:4
《华中建筑》2020年第6期107-112,共6页苏梦林 张鹰 郑佳文 黄莉芸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1278123);国家科技部“十二五”支撑计划项目(编号:2012BAJ14B05);福建省教育厅教育科研项目(编号:JA13226)。
泰宁县古城核心区的明清城镇型多姓氏混居聚落始建于明代遗存至今。其宗族组织对聚落空间的形成影响深远,反映在聚落空间中,且聚落空间见证了封建社会末期宗族关系、社会关系的变化。通过解析宗族组织影响下传统建筑形成的聚落空间,分...
关键词:传统聚落 聚落空间 宗族组 社会关系 
小城镇旧城空间肌理及其居住环境的整治更新——以南平市顺昌县城为例
《建筑与文化》2018年第5期137-139,共3页魏登兴 张鹰 
国家科技部"十二五"支撑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2BAJ14B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51278123)
城镇肌理是城镇社会生活的空间表征,反映了城镇居民的生活生产方式与生活所面临的问题。文章以南平市顺昌县的旧城区为例,分析旧城住区的建筑肌理,从旧城以往发展脉络中梳理旧城现有环境问题,依此探索小城镇旧城居住环境适宜的更新方向...
关键词:小城镇 城镇肌理 城镇环境整治 旧城更新 
传统木构民居残损断梁抱箍拉索原位加固技术被引量:3
《建筑与文化》2018年第4期197-199,共3页陈菁 张鹰 沈圣 张伟翔 
国家科技部“十二五”支撑计划项目(2012BAJ14B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8123)
中国传统民居量大面广,但面临大量的残损、垮塌的问题。以低成本、易加工安装、结构安全、少干预、原位进行的残损传统民居抢救性加固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推广,对保护我国传统村落木结构民居意义重大。对传统木构民居中常见且加固处理难度...
关键词:传统木构建筑 残损断梁 抱箍拉索 原位加固 
慢旅游理念下的传统村镇失落空间优化研究被引量:3
《中外建筑》2016年第12期45-48,共4页诸汉涛 赵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古建聚落砖木结构类传统居住环境居民“自助式”保护与功能改善研究,项目编号:5127812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建筑类型学与多元数据分析的传统民居演化机制与评价模型研究,项目编号:51608124;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基于建筑类型学的古建聚落量化分析模型研究--以闽西为例,项目编号:2016J05121
传统村镇原有风貌格局的破坏以及村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出现了一些失去原有功能与意义且得不到有效利用的"失落空间"。本文试图将"慢旅游"的理念引入到传统村镇的保护和发展,并在"慢旅游"的理念下对传统村镇中失落空间的优化以及体验...
关键词:传统村镇 慢旅游 失落空间 
传统聚落仪式空间及其当代社区适应性研究被引量:7
《建筑学报》2016年第12期118-119,共2页林志森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编号:51278123项目负责人:林志森
本研究拟通过整体性研究、量化研究弥补以往研究的不足。整体性体现从“社会一空间过程”角度完整认识中国传统聚落形态仪式空间;量化研究体现在TGIS数据库的数据存储、管理、提取、分析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上,以期对聚落形态与社区...
关键词:空间过程 传统聚落 社区 适应性 GIS数据库 时空数据模型 聚落形态 结构相关性 
传统聚落营造的社会行动机理及其运作系统建构被引量:6
《建筑学报》2016年第5期103-107,共5页张鹰 洪思雨 
"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HAJ14B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8123)
借助帕森斯"社会行动理论"和"社会系统的结构功能理论(AGIL功能模式)",将"传统聚落保护与再生"作为一种聚落营造的社会行动系统,提出"传统聚落保护与再生社会行动系统"的基本内涵和要素,搭建该行动系统的基本框架,研究政府"自上而下"引...
关键词:传统聚落营造 社会行动系统 AGIL功能模式 上下联动 系统平衡 
武夷山古建聚落的空间构成及其演变的研究——以城村为例被引量:3
《华中建筑》2016年第2期90-94,共5页赵冲 张鹰 诸汉涛 
福州大学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福建闽西南地区街屋建筑的起源;形成;传承之研究"(编号:03506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古建聚落砖木结构类传统民居住环境居民‘自助式’保护与功能改善研究"(编号:5127812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资助项目"传统古建聚落规划改造及功能综合提升技术集成与示范"(编号:2012BAJ14B05)
"城市组织"研究不仅限于城市,同样适用于古建聚落。该文用"建筑类型学"的分析方法,对城村传统民居进行了分析,探讨其演变特征,为今后传统村落的保护、传承和利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城村 古建聚落 城市组织 演变 住宅类型 
福建泰宁尚书第周边历史地段研究被引量:2
《建筑与文化》2015年第11期118-119,共2页王琼 季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8123);国家科技部"十二五"支撑项目(2012BAJ14B05);福州大学科技发展基金(2013-XY-14)
对泰宁古城中保存最为完整、城市文化特色延续最好的区域尚书第周边历史地段进行研究,从格局与尺度对街巷形态进行分析,从古民居朝向对街巷等级进行分析,继而对尚书第周边历史地段古民居从建筑特征与建筑类型等方面展开研究,为尚书第周...
关键词:尚书第建筑群 历史地段 街巷格局 古建筑类型 历史风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