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04301)

作品数:47被引量:1083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夏新莉李名升尹伟伦安海龙张建辉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国家林业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沈阳农业大学学报》《资源科学》《生态学杂志》《林业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PMPM2.5大气颗粒物颗粒物细颗粒物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公园林带对PM2.5含碳组分和水溶性离子浓度的影响被引量:3
《江苏农业科学》2019年第24期262-267,共6页陈博 李迎春 石进朝 
国家林业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编号:201304301);2018北京园林绿化增彩延绿科技创新工程科学研究项目(编号:XM-0000154102180424058)
为了探讨公园内部环境中PM2.5主要化学组成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内针阔混交林带为研究对象,研究公园内林地内外PM2.5浓度、含碳组分和水溶性离子浓度对比及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林带对PM2.5化学成分有重要影响,有机质、...
关键词:公园林带 PM2.5 含碳组分 水溶性离子 空间分布特征 季节变化 
森林植被对信阳市城郊PM2.5等颗粒物污染的影响被引量:2
《湖北农业科学》2019年第16期49-54,共6页冯万富 邱林 单燕祥 张建设 李月凤 周继良 柳勇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04301);河南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72102310561);信阳市科技计划项目(150088)
选择森林植被盖度存在明显差异的信阳市中心城区-近郊区-远郊区分别设立监测点开展大气颗粒物污染同步定位观测,比较分析了3个监测点TSP、PM10、PM2.5和PM1等4种粒径颗粒物质量浓度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3个监测...
关键词:森林植被 PM2.5 大气颗粒物 气象因子 信阳市 
基于BP神经网络预测林内PM_(2.5)浓度被引量:4
《安徽农业科学》2019年第1期107-110,共4页陈博 李迎春 夏振平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项目(201304301)
[目的]利用BP神经网络预测林内PM_(2.5)浓度。[方法]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理论,采用2013年7月—2014年5月野外实时监测数据,建立了以气象参数、污染源强变量和林分结构特征为输入因子,林内PM_(2.5)小时平均浓度为输出因子的预测模型,并对其...
关键词:PM2.5 BP人工神经网络 多元线性回归 林分结构 
居住小区植物配置方式对大气颗粒物浓度的影响被引量:4
《林业与环境科学》2018年第2期38-46,共9页陈博 于海群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项目(No.201304301);院级博士基金项目"大果榉引种与繁殖研究"(XY-YF-17-05)
为了探讨有效调控颗粒物的居住小区植物配置方式,将居住区绿地按照位置和功能划分为小区入口绿地、道路绿地和广场绿地3种类型,针对每种类型的绿地探讨了不同植物配置方式对于大气颗粒物浓度的削减效应。结果显示:乔木数量较多且通风良...
关键词:居住区 植物配置 大气颗粒物 削减率 
人工降雨对植物颗粒物的冲刷过程研究被引量:4
《安全与环境学报》2017年第6期2306-2312,共7页蔡梦凡 信忠保 余新晓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04301);北京市共建项目专项(城市生态环境北京实验室);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林果业生态环境功能提升协同创新中心(2011协同创新中心)(市级)项目(PXM2017_014207_000043)
为研究降雨过程对植物颗粒物冲刷的动态变化,选择侧柏、冬青卫矛和小叶黄杨3种常绿树种,控制降雨强度为28.4 mm/h、69.0mm/h和102.4 mm/h,通过6次历时为30 min的人工降雨试验,比较叶面颗粒物的冲刷率和穿透雨中颗粒物浓度变化,并分析其...
关键词:环境学 颗粒物 人工降雨 冲刷率 穿透雨 
模拟降雨对常绿植物叶表面滞尘的影响被引量:12
《生态学报》2017年第20期6785-6791,共7页徐晓梧 余新晓 宝乐 樊登星 张欢 
北京市共建项目专项(城乡生态环境北京实验室);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04301);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林果业生态环境功能提升协同创新中心(2011协同创新中心)(市级)(PXM2017_014207_000043)资助
通过模拟降雨实验的方法,在15 mm/h和30 mm/h降雨强度的不同历时条件下,从动态变化、滞尘阈值和建立关系3个方面量化了降雨过程对叶表面不同粒径颗粒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叶表面颗粒物滞留率随降雨历时先急剧下降,后趋于稳定状态。...
关键词:叶面尘 模拟降雨 粒径 常绿植物 细颗粒物 
6种植物叶片的滞尘能力与其叶面结构的关系被引量:37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7年第6期70-77,共8页张桐 洪秀玲 孙立炜 刘玉军 
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04301)
为研究不同绿化树种在单位叶面积上对于不同粒径颗粒物的滞留能力及叶表颗粒物粒度分布特性,分析叶表微观结构与滞尘能力的关系,以期为绿化植物选择及降低社区颗粒物污染提供依据。本实验以北京林业大学校园内社区绿化树种为研究对象,...
关键词:北京社区 植物叶片 颗粒物 粒径分布 叶表微观结构 
城市居住小区常见树种的滞留颗粒物能力及绿地生态服务能力优化被引量:6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7年第3期296-303,共8页张桐 洪秀玲 刘玉军 
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1304301)
居住小区种植的散生林木能够较为有效地消减大气颗粒物,在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方面具有一定意义。以重庆市主城区3个居住小区作为采样区域,运用水洗法对其中种植的20种散生树种滞留颗粒物的能力进行定量分级测定,并对供试树种的颗粒物滞留...
关键词:居住小区 颗粒物 强效滞留颗粒物树种 绿化配置 生态系统服务 
如何从规划层面推进城市大气污染防治--以北京市为例被引量:8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7年第5期64-69,共6页史宇 罗海江 林兰钰 陈远航 于洋 
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项目(201304301)资助
在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空气污染问题成为了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阻碍,在城市规划阶段对环境保护缺乏重视是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以北京市为例,城市规划从几个方面直接和间接影响了环境空气质量:一是定位问题,城市定位多次调整...
关键词:城市规划 环境空气质量 环境规划 北京 
欧美杨对不同粒径氧化锌颗粒物的吸附与吸收能力被引量:4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7年第4期46-54,共9页张罡 安海龙 史军娜 刘超 田菊 郭惠红 夏新莉 尹伟伦 
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04301);“十三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5BAD07B01);中国工程院咨询研究项目(2013-QTSHKJJH-01);2014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内蒙古生态屏障建设林业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
为揭示植物叶片对大气颗粒物的滞纳效应,本研究首次采用氧化锌(ZnO)纳米颗粒物模拟PM_(2.5)等颗粒物在欧美杨DN-2叶片表面的沉降、附着和滞留过程,利用水洗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分别测定叶片表面和组织内的ZnO含量,通过扫...
关键词:欧美杨 PM2.5 氧化锌(ZnO)颗粒物 吸收 吸附 生理特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