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03BK24)

作品数:12被引量:2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刘振国陈生弟陆国强杜芸兰范国华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华老年医学杂志》《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帕金森病Α-突触核蛋白鱼藤酮百草枯蛋白酶体抑制剂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丙炔苯丙胺对多巴胺能神经细胞的保护机制被引量:1
《上海医学》2007年第5期315-318,F0002,共5页戚辰 刘振国 范国华 陈生弟 陆国强 
上海市科委重点攻关项目(441]9623);上海市教委发展基金资助项目(03BK24)
目的探讨丙炔苯丙胺对多巴胺能神经细胞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神经生长因子(NGF)将大鼠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细胞)诱导分化成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细胞模型,经鱼藤酮处理后给予不同浓度的丙炔苯丙胺,观察细胞形态的改变,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
关键词:丙炔苯丙胺 鱼藤酮 帕金森病 氧化应激 蛋白酶体 多巴胺能神经细胞 
丙炔苯丙胺对鱼藤酮致多巴胺能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机制研究被引量:4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6年第5期475-481,共7页戚辰 刘振国 范国华 陈生弟 陆国强 
上海市重点科委攻关资助项目(44119623);上海市教委发展基金(03BK24)
目的:探讨丙炔苯丙胺对多巴胺能神经细胞保护机制的研究。方法:用神经生长因子(NGF)将PC12细胞诱导分化成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细胞模型,经鱼藤酮处理后给予不同浓度的丙炔苯丙胺,观察细胞形态改变,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活性及代...
关键词:丙炔苯丙胺 鱼藤酮 帕金森病 凋亡 氧化应激 
中性氨基酸对帕金森病发生干预的实验研究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6年第4期301-304,共4页杜芸兰 刘振国 陈生弟 陆国强 范国华 
上海市重点科委攻关资助项目(44119623);上海市教委发展基金(03BK24)
目的探讨中性氨基酸干预帕金森病发生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在应用百草枯建立的帕金森病小鼠模型的前后腹腔注射中性的左旋缬氨酸(L-Val)、左旋苯丙氨酸(L-Phe)、右旋缬氨酸(D-Val)及碱性的左旋赖氨酸(L-Lys),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 印...
关键词:氨基酸类 中性 帕金森病 神经变性 突触蛋白类 
蛋白酶体功能与帕金森病相关性实验研究被引量:1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05年第6期323-326,共4页赵静 刘振国 陈生弟 陆国强 
上海市科委青年科技"启明星后"计划基金资助项目(01QMH1410);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资助项目(03BK24)
目的观察蛋白酶体抑制剂诱导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的表达及聚集,探讨蛋白酶体功能在帕金森病(PD)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立体定向将蛋白酶体抑制剂Lactacys-tin注射至大鼠黑质部位。以免疫荧...
关键词:Lactacystin帕金森病 Α-突触核蛋白 聚集 
不同剂量左旋多巴对百草枯毒性作用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中华医学杂志》2005年第34期2400-2403,共4页杜芸兰 刘振国 陈生弟 陆国强 
上海市重点科委攻关资助项目(44119623);上海市教委发展基金资助项目(03BK24)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小鼠模型中不同剂量左旋多巴对百草枯毒性作用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选用不同剂量左旋多巴分别在注射百草枯一定时间的C57BL小鼠(72只)腹腔内注射,利用免疫组化、W estern印迹法等观察黑质部位百草枯沉积和多巴胺能神...
关键词:左旋多巴 百草枯 血脑屏障 Α-突触核蛋白 不同剂量 毒性作用 实验研究 作用影响 WESTERN印迹法 腹腔内注射 
α-synuclein增加细胞对蛋白酶体抑制剂毒性的易感性
《上海医学》2005年第9期794-796,共3页李琳 刘振国 陈生弟 倪培华 陆国强 
上海市科委青年科技"启明星后"计划(01QMH1410);上海市教委发展基金(03BK24)资助项目
关键词:Α-SYNUCLEIN 蛋白酶体抑制剂 细胞内 synuclein蛋白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 LEWY小体 多巴胺能神经元 易感性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 
帕金森病模型鼠黑质α-突触核蛋白表达升高并集聚
《中华神经科杂志》2005年第6期359-362,共4页杜芸兰 刘振国 陈生弟 李彪 陆国强 
上海市教委发展基金资助项目(03BK24);上海市科学发展基金项目合同(01QMH1410)
目的观察低剂量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对小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α-突触核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C57BL小鼠腹腔注射MPTP20mg/kg体重,每周注射1次连续3周,观察小鼠行为改变,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印迹...
关键词:核蛋白表达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 升高 帕金森病 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 WESTERN印迹法 Α-突触核蛋白 模型鼠 生理盐水组 C57BL小鼠 集聚 蛋白基因表达 酪氨酸羟化酶 行为改变 蛋白聚集 细胞数 四氢吡啶 腹腔注射 
百草枯诱导小鼠α-突触核蛋白表达升高并聚集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05年第1期14-17,33,i001,共6页杜芸兰 刘振国 陈生弟 陆国强 胡庆沈 
上海市科委青年科技"启明星后"计划基金资助项目(97QMB1410);上海市教委发展基金资助项目(03BK24)
目的 观察除草剂百草枯诱导小鼠黑质细胞α 突触核蛋白(α- synuclein,α- Syn)表达及聚集,探讨环境因素在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C57BL小鼠按体重 10 mg/kg经腹腔注射百草枯,应用原位杂交、RT PCR分...
关键词:百草枯 帕金森病 Α-突触核蛋白 聚集 
神经变性疾病与泛素蛋白酶体系统
《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2004年第5期193-196,共4页赵静 刘振国 
上海市科委青年科技启明星后计划基金(01QMH1410);上海市教委发展基金(03BK24);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基金(G1999054008)
神经变性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它们却有着相似的病理特征—细胞内外异常蛋白的聚集。这提示不同的神经变性疾病可能有一个共同的发病机制,即与异常蛋白的形成有关。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在处理这些异常蛋白质中起核心作用,故泛...
关键词:神经变性疾病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 发病机制 帕金森病 PD 神经功能 
G209A突变型α-synuclein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4年第9期710-712,共3页李琳 刘振国 陈生弟 倪培华 
上海市科委青年科技"启明星后"计划(01QMH1410);上海市教委发展基金(03BK24)资助项目.
目的 构建人G209A突变型α-synuclein基因真核表达质粒。方法 采用RT-PCR从人胚脑组织中扩增人α-synuclein基因,再采用SOE法定点突变,构建G209A突变型α-synuclein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结果 酶切和DNA测序证实,突变型(G209A)α-synuclei...
关键词:突变型 真核表达质粒 Α-SYNUCLEIN 帕金森病 脑组织 人胚 构建 N基因 酶切 野生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