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5BSH005)

作品数:6被引量:5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白淑英何明升郑中玉庞勇刘耳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兰州学刊》《哲学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学术交流》更多>>
相关主题:互联网沟通纬度地方化方法论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沟通媒介技术与时空框架变迁下的互动实践
《兰州学刊》2008年第2期95-97,91,共4页郑中玉 刘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互动关系研究》(05BSH005)的一部分
人类的交流总是定位于一定的时空情境中,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人类超越要求身体"在场"的局限,实现更大范围内的联系、协调与社会控制的过程。文章从交流媒介技术的变迁出发,试图分析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社会互动的实践状态...
关键词:交流媒介 时空框架 社会互动 面对面 在场 缺场 
沟通媒介与社会发展:时空分离的双向纬度——以互联网的再地方化效应为例被引量:19
《黑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136-139,共4页郑中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5BSH005);北京市科委博士论文资助专项项目(ZZ0730)
电子媒介促进了作为现代性过程的动力之一的时空分离。时空分离具有双向时空重组效应:全球化层面的时空伸延和地方化层面的重构。而时空分离及其媒介的再地方化效应通常容易被忽视。时空分离的双向度具有抽离化与再嵌入、全球化与本土...
关键词:时空分离 脱域 再嵌入 再地方化 互联网 
在线生存:现代性的另一种呈现被引量:8
《哲学研究》2007年第3期108-112,共5页何明升 白淑英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的关系研究"(编号05BSH005)成果;哈尔滨工业大学文科创新基金资助;技术.政策.管理(TPM)国家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研究成果。
关键词:现代性 在线 现代与传统 人类社会 现代化发展 认识成果 时间维度 社会文明 
从技术思辨到社会哲学——关于虚拟世界研究的方法论转向问题被引量:11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年第1期81-84,88,共5页白淑英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的关系研究"(05BSH005)资助;技术.政策.管理(TPM)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资助
关于虚拟世界的哲学论争,无论其逻辑起点如何,都步入了一个技术思辨误区。实际上,虚拟技术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工具,更重要的是它嵌入到人类生活的社会文化系统之中,带来了社会关系和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为此,虚拟世界研究的方法论应该从...
关键词:虚拟世界 技术思辨 社会哲学 
论“在线”与“在世”的关系被引量:8
《哲学研究》2005年第12期95-99,共5页何明升 白淑英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的关系研究"(05BSH005)成果。
关键词:在线 社会生活 信息时代 虚拟世界 社会价值 存在方式 互联网 实践活动 生存哲学 关系问题 
网络成瘾与病态人格的选择性亲和被引量:6
《学术交流》2005年第11期131-134,共4页庞勇 何明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的关系研究"(05BSH005)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成瘾(IAD)逐渐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但是,大多数学者都将网络成瘾视为病态人格的成因,认为是网络成瘾导致了不健康人格的产生。研究表明,病态人格不仅是网络成瘾的症状或结果,而...
关键词:网络成瘾 病态人格 选择性亲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