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C760070)

作品数:21被引量:2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建英张波刘纲纪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中北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美与时代(美学)(下)》《中外建筑》《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艺术百家》更多>>
相关主题:邓以蛰艺术艺术学艺术思想艺术理论家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经济管理建筑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滕固与邓以蛰艺术学思想比较研究被引量:3
《民族艺术研究》2014年第4期136-140,共5页王建英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留学经验与我国早期艺术学研究"(10YJC760070)阶段性成果
滕固与邓以蛰是中国早期艺术学研究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们建构了独具特色的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艺术学理论体系。滕固的艺术史研究成绩斐然,他被称为"中国现代艺术史学的奠基者"。邓以蛰的艺术思想尤其是书画理论对中国现代艺术学理论的建...
关键词:滕固 邓以蛰 艺术学 艺术本体 
艺术的至高境界在哪里——邓以蛰艺术思想的核心命题被引量:1
《艺术学界》2014年第1期158-178,共21页王建英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留学经验与我国早期艺术学研究”(10YJC760070)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邓以蛰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的美学家和艺术理论家。他认为,艺术的至高境界是一种特殊的力量,达到一种绝对的境界,一刹那间的心境的圆满。从根本上讲,艺术是超自然的,是理想境界的表现。艺术与社会人生的关系,全赖同情、鼓动和鞭策人生的情...
关键词:邓以蛰 境界 艺术学 艺术理想 
邓以蜇的书画研究——黑格尔的历史辩证分析方法的运用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4年第5期23-25,共3页王建英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留学经验与我国早期艺术学研究"(10YJC760070)成果
邓以蛰一生对中国传统艺术尤其是书画艺术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研究,他充分借鉴和吸收了黑格尔美学里的核心理念及其进行美学研究的方法论,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观。对邓以蛰艺术思想中的西学渊源进行梳理,可以帮助我们从整体...
关键词:邓以蜇 书画研究 黑格尔 历史辩证 
邓以蜇的艺术至境论与黑格尔的理念说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4年第5期26-28,共3页王建英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留学经验与我国早期艺术学研究"(10YJC760070)成果
邓以蜇的艺术学对艺术本体做出了深刻的思考,他认为艺术的至高境界与理想就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道,是一种天人融合的境界。这个概念类似于黑格尔哲学中的理念。邓以蜇始终站在中国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吸收西方哲学美学思想,并加以融会贯通,...
关键词:邓以蜇 艺术至境论 黑格尔 理念说 
邓以蜇的心画理论与克罗齐的表现说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4年第5期20-22,25,共4页王建英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留学经验与我国早期艺术学研究"(10YJC760070)成果
邓以蜇的艺术思想具有中西融通的特点。他始终站在中国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吸收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他注意到了克罗齐的哲学美学思想,是因为他发现克罗齐的表现说与中国心画理论相似,本文将重点探讨邓以蜇的心画理论对克罗齐表现说的继承与...
关键词:邓以蜇 心画 克罗齐 表现说 
老庄玄学与邓以蜇的艺术至高境界被引量:1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4年第1期89-95,共7页王建英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留学经验与我国早期艺术学研究"[项目编号:10YJC760070]研究成果
邓以蜇的艺术思想明显受到老庄哲学的影响。体现在他对艺术至高境界的阐述中,他认为艺术的至高境界是自然之境,就是道的境界,而道是不可言喻的,只可意会,同时艺术技巧的至高境界也是道,邓以蜇全面继承了老庄哲学关于由技而道,技道两进...
关键词:邓以蜇 老庄玄学 艺术 自然 至高境界 
意存笔先 气韵生动——邓以蜇的艺术至境论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135-140,144,共7页王建英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留学经验与我国早期艺术学研究"(10YJC760070)成果
邓以蜇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的美学家和艺术理论家,邓以蜇认为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气韵生动",中国的艺术家要创造这样至高的艺术境界,需具备一定的人格素养,中国艺术家用其毕生精力追求艺术达到最高的理想境界,并且用"气韵生动"这样一个...
关键词:邓以蜇 气韵生动 艺术学 艺术至境论 
美学、艺术学研究要打通中西、融会古今——刘纲纪访谈录被引量:4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661-668,共8页刘纲纪 王建英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0YJC760070)
美学、艺术学研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但不能搞教条主义,在打通中西、融会古今中注意马克思主义维度的思考;宗白华、马采、邓以蜇等人的学术成果值得重视,美学和艺术学研究要继承和发扬他们的传统,同时又要有所创新;当前艺术学的...
关键词:刘纲纪 马克思主义美学 留学经验 艺术学 
试论邓以蛰的艺术史观——创、述、变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3年第11期39-41,共3页王建英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留学经验与我国早期艺术学研究"(10YJC760070);成果
邓以蜇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的美学家和艺术理论家,他在中国艺术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上提出了“画史及画学”、“论从史出”的观点,强调了中国艺术史中理论的发展与艺术演进的过程相始终,是彼此交融与相互影响的。他将苏东坡关于艺术史演...
关键词:艺术史观 中国艺术史 艺术理论家 艺术史研究 辩证逻辑 艺术发展 美学家 现当代 
邓以蜇的音乐教育思想与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被引量:1
《电影评介》2013年第16期32-35,共4页王建英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留学经验与我国早期艺术学研究"成果(编号:10YJC760070)
邓以蛰(1892-1973),字叔存,安徽省怀宁县人,他是清代大书法家和篆刻家邓石如的五世孙.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美学家和艺术理论家,本世纪初曾赴日本和美国学习哲学,重点进行艺术哲学和美学的学习与研究.邓以蜇艺术学思想有很重要一部分涉及...
关键词:音乐教育思想 《放牛班的春天》 艺术理论家 电影 艺术哲学 艺术教育 美学家 邓以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