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CKS002)

作品数:8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靳晓霞毕霞严励更多>>
相关机构:河海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马克思主义研究》《党政研究》《思想理论教育》《社会主义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选举民主选举马克思恩格斯国家与社会关系民主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选举与市民社会关系的思想及当代启示——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维度
《社会主义研究》2020年第5期43-49,共7页靳晓霞 
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选举思想及当代启示”(13CKS002);2020年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基础研究(人文社科类)培育基金项目“习近平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论述研究”(ND2020015)。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选举是市民社会对政治国家的直接的实际存在的关系,是市民社会借以成为政治委员会的政治行动,选举构成现实的市民社会的最根本的政治利益,争夺选举权的斗争实质是阶级斗争。资本主义选举产生掌握国家...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 选举 政治国家 市民社会 利益 
马克思关于巴黎公社选举的思想及其当代价值——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维度
《党政研究》2020年第2期55-61,共7页靳晓霞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选举思想及当代启示”(13CKS00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战略研究”(NJ2018020);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点项目“习近平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思想研究”(18TZTSKB010)
马克思对巴黎公社选举的高度评价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巴黎公社选举将颠倒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又颠倒过来。公社的选举重新恢复国家权力为社会服务的基本原则,使国家回归社会,改变了国家控制社会的政治逻辑,消除了资本奴役劳动的政治基础...
关键词:马克思 巴黎公社 民主选举 基层民主建设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选举思想的当代价值——基于选举阶级性和社会性的双重维度被引量:1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年第11期38-45,共8页靳晓霞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选举思想及当代启示"(13CKS002)的阶段性成果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选举的思想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选举仍然具有重要意义。资本主义选举受资本控制的思想仍然是正确的,变化的只是控制的对象、方式和途径;选举是资产阶级统治的实质没有改变,改变的是统治方式和代理人,...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 选举 民主 阶级性 社会性 
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民主政权选举的思想及启示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28-32,54,共5页靳晓霞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选举思想及当代启示"(项目编号:13CKS002);河海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中国社会主义民主选举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4B22214)
抗日战争时期,为实现民主、团结抗日和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中,既坚持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民主选举原则,又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民主原则,主张抗日民主政权由人民选举产生,注...
关键词: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 民主 选举 政权 
人民政协智库功能及其实现路径研究被引量:1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14-18,共5页毕霞 邢熙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选举思想及当代启示"(13CKS00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挥着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重要作用。这也是人民政协发挥智库功能、进行咨询决策的依据。人民政协智库功能与人民政协独特的地位、组织形式密切相...
关键词:人民政协 智库 功能 实现路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选举话语体系的建构依据被引量:1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4年第6期38-44,共7页靳晓霞 叶红蔚 
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选举思想及当代启示>(项目编号:13CKS002)的阶段性成果;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的实践与探索研究>(项目编号:13JD71004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选举是一种重要的政治形式。在中西意识形态较量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选举的话语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选举话语体系的建构要以马克思主义民主选举思想为理论根据,以中国独特的民主选...
关键词:民主选举 话语体系 社会主义 建构 
中国代表型民主构建基础分析——毛泽东对中国式民主内涵认识的启示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下旬)》2014年第12期23-26,共4页严励 毕霞 
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选举思想及当代启示”(13CKS002);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专项课题“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的实践与探索研究”(13JD71004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国式民主是不同于西方代议制民主的代表型民主。以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对中国式民主探索为起点,中国政治逐渐形成一种追求民主内容和实质的代表型民主。从代表和人民需求角度出发,在民主对象、民主实践者、民主内容以及实现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代表型民主 毛泽东 构建基础 路径选择 
清末立宪运动的性质、影响和反思被引量:1
《思想理论教育》2014年第10期65-70,共6页靳晓霞 毕霞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选举思想及当代启示"(项目编号:13CKS002);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的实践与探索研究"(项目编号:13JD71004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清末立宪运动是清政府为挽救王朝统治而实施的政治举措,而不是走向资本主义立宪政治的改良。清末缺乏完成资本主义立宪民主运动的国际国内条件,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历史重任,立宪运动不能改变中国近代的历史命运。清末立宪运动...
关键词:清末立宪 改良 革命 辛亥革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