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0315)

作品数:2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刘洪波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楚辞补注》《楚辞》洪兴祖补注解释学视野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2
视图:
排序:
解释学视野观照下的《楚辞补注》体例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133-136,共4页刘洪波 
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0315)
洪兴祖《楚辞补注》是现存最早以"补注"形式出现的古籍解释著作。洪兴祖创制并选定"补注"体来解释《楚辞》,有其必然性。它是洪兴祖针对《楚辞》文本的抒情特征和以往《楚辞》解释存在的不足,依据自己"补不足,发己意"的解释目的,凭藉解...
关键词:洪兴祖 《楚辞》 解释 “补注”体式 
洪兴祖《楚辞》解释的适度性被引量:1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78-83,共6页刘洪波 
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批准号:2010315)
洪兴祖的《楚辞补注》,在对《楚辞》进行解释时,就解释尺度而言,能做到既重视文本地位又践行"疏可破注",既重视训诂又兼重义理,在己之私意与文本意义之间找到了动态平衡,相比于《楚辞章句》和《楚辞集注》,解释更为适中,不失为一种合理...
关键词:洪兴祖 《楚辞》 《楚辞补注》 解释 适度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