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11JJD750020)

作品数:13被引量:101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松杨剑龙温江斌胡天蕾李文墨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人民政府更多>>
相关期刊:《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情感读本》《建筑遗产》《现代城市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历史文化名城法律都市文学都市文学研究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法制建设
《都市文化研究》2018年第1期249-260,共12页温江斌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文化建设研究”(11JD750020)成果之一
自1980年启动名城保护以来,我国名城保护法制进程走过了初创、发展和完善三个时期。初创之际,1982年历史文化名城概念的提出和《文物保护法》保护范畴的明确,我国文物遗产保护制度逐渐进入到文物保护与名城保护的'双元'结构,为名城保护...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 保护 法律 建设 
上海古庭院与都市文化建设
《都市文化研究》2018年第1期305-314,共10页杨剑龙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地重大项目“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文化建设研究”阶段性成果
大都市上海拥有享誉世界的五大古庭院,如何充分发挥古庭院的作用,加快与加强都市文化建设。必须努力修复和保护古庭院的历史文化遗产,发掘和宣传古庭院的历史文化意蕴,研究和欣赏古庭院的审美布局结构,注重开发和拓展古庭院的都市文化...
关键词:大都市 古庭院 上海 都市文化 
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衍进被引量:6
《中国名城》2017年第2期46-51,85,共7页温江斌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文化建设研究"(编号:11JJD750020)
自1980年代起至今,我国大部分历史文化名城都编制过名城保护规划,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名城保护规划编制经验,为推动名城保护、发展和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以1982年《关于保护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请示》这一文件的发布为肇始,我国名城保护...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 保护规划 文化遗产 编制 调整 体系 
俄罗斯历史城市保护制度的演变历程及特征分析被引量:2
《建筑遗产》2016年第2期50-59,共10页李文墨 张松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文化建设研究"(11JJD750020);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科研项目(KY-2011-A06)~~
文章通过回顾俄罗斯历史城市保护制度的演变历程,分析其历史城市保护制度的基本特征和主导因素,以及国家层面有关历史城市保护法规的主要内容。在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制度设立超过30年的背景下,文章为其改进和完善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历史城市 保护制度 保护名单 俄罗斯 
论中国都市文学与都市文学研究被引量:1
《情感读本》2014年第7期13-19,共7页杨剑龙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文化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1JJD750020);上海高校一流学科(B类)建设计划规划项目的成果之一
随着中国都市的出现与发展,逐渐形成了都市文学。从西汉到明清、从20世纪初叶到新世纪.都市文学创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晚清文学、通俗文学、上海文学、京味文学研究显示了都市文学研究的实绩。都市文学研究的视阈得到拓展、方法更加...
关键词:都市 都市文学 文学研究 
作为文化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国保护实践的理论思考及问题分析被引量:13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58-66,共9页张松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文化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1JJD750020);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科研项目"历史城区整体保护的规划技术研究"(项目编号:KY-2011-A06)
文章通过回顾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中心的国际无形文化遗产保护思想的产生初衷及其保护理念的流变历程,针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特征与问题,从维持文化多样性与就地保护、完善保护制度与保存方式、尊重社区文化权利与可持续使...
关键词:文化多样性 传统文化与民间传承 就地保护 可持续使用 
促进文化表现多样性的城市保护被引量:2
《现代城市研究》2013年第4期16-19,共4页张松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文化建设研究"(编号:11JJD750020);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科研项目(编号:KY-2011-A06)
城市作为文化多样性重要的表现形式,其空间形态和环境品质构成了我们时代生活的文化背景,塑造了大众文化的整体特征。在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需要重新认识城市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通过城市保护及其规划管理,提升城市地区的环境品质...
关键词:城市文化 多样性 城市保护 
论中国都市文学与都市文学研究
《江汉论坛》2013年第3期11-16,共6页杨剑龙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文化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1JJD750020);上海高校一流学科(B类)建设计划规划项目的成果之一
随着中国都市的出现与发展,逐渐形成了都市文学。从西汉到明清、从20世纪初叶到新世纪,都市文学创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晚清文学、通俗文学、上海文学、京味文学研究显示了都市文学研究的实绩。都市文学研究的视阈得到拓展、方法更加丰...
关键词:都市 都市文学 文学研究 
转型发展格局中的城市复兴规划探讨被引量:18
《上海城市规划》2013年第1期5-12,共8页张松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文化建设研究"(编号:11JJD750020);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科研项目(编号:KY-2011-A06)
通过简要回顾欧美国家城市更新向城市复兴转型的过程,分析国内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在旧城更新过程中出现的相关城市问题,围绕转型发展格局下土地制度创新,历史风貌保护与住房保障体制完善,重构低碳宜人的生活街区,以及城市复兴的规划策...
关键词:城市复兴 转型发展 历史风貌保护 生活街区重构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制度特征与现实挑战被引量:43
《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第9期5-11,共7页张松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文化建设研究"(编号:11JJD750020);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科研项目(编号:KY-2011-A06)
通过回顾历史文化名城制度诞生的背景和国务院三个文件的主要精神,分析我国名城保护的制度特征及存在问题。从历史城区、历史街区及历史建筑的保护理念、保护方法和规划管理等方面,探讨在转型发展时期名城保护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最后,...
关键词:保护机制 历史城区 历史文化保护区 历史建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